为什么邓艾只有两千兵马才能强迫刘禅投降?其实原因很简单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刘备是一代英雄。他出生在草根,以编织和摊贩为生。黄巾军起义时,他加入了军队。凭借汉族后裔的身份和个人魅力,他一步步成长为一个诸侯。他先是穿过荆襄,然后是巴蜀,然后赢得了汉中。最后,他建立了蜀汉的政权,实现了皇帝的事业。然而,在他去世仅40多年后,他的儿子刘禅率领所有人降落魏,导致了政权的灭亡。
公元263年,控制曹魏朝政的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这场战争开始时,曹魏一方并不顺利:负责拦截姜维的邓艾被姜维甩出,诸葛绪被钟会诬告拘留,钟会本人被姜维挡在剑阁,由于粮草耗尽,不得不准备退役。然而,这种情况很快就逆转了。邓艾被姜维甩开后,并没有缠着姜维。相反,他带领军队走出阴平,直接在成都城下部队。他用2000名士兵和马匹迫降刘禅,彻底摧毁了蜀汉。成都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市,也是蜀汉的国都。为什么邓艾只能用两千兵马逼刘禅投降?刘禅只是窝囊吗?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只有刘禅吓坏了他的勇气,所有的大臣都会劝阻他,就像曹操被关羽吓得想迁都一样,但他毕竟没有迁都一样。那么邓艾能取得这一成就到底是什么呢?
[img]360193[/img]
一、桥周之言
当邓艾兵临城下时,刘禅突然惊慌失措,朝廷上的大臣们分为三派,争论不休。其中一个坚持投降,一个认为应该投靠盟友东吴,一个想弃城南下。以刘禅的能力,自然不能自己做决定。这时,乔周站了起来,有条不紊地反驳了吴派和南下派,并劝刘禅向邓艾请降。当时刘禅没有主心骨,看到乔周能把另外两派驳得哑口无言,给了他一个明确的建议,他自然服从了。这是刘禅投降的直接原因。
二、人心慌
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在蜀汉人民的心目中,他是一个神。他死后,人们自然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他的儿子诸葛瞻身上。邓艾偷渡阴平时,诸葛瞻战败身亡。这对刘禅、诸臣和人民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当邓艾兵下城时,大多数人都没有反抗的心。
三、城中无兵可用,城外无援可用
可以合理地说,即使蜀汉朝堂上有很多无能的人,他们也不应该都害怕。那么,为什么这个时候没有主战呢?这是成都,根本没有兵可用。姜维得知曹魏要兴兵伐蜀,特意上表,让刘禅加强防备。结果刘禅听了黄皓的诽谤,没有放在心上。后来派诸葛瞻率领禁军出战,导致全军覆灭。此时成都市内,根本没有可用之兵。这个时候,即使有血淋淋的人想战斗到底,他们也无能为力。至于成都城外的援军,一时半会到不了,远水解不了近渴。除了弃城逃跑和开城投降,刘禅别无选择。
四、邓艾大军出其不意,蜀汉朝廷没有做好应战的准备
益州之地,易守难攻,刘备进川时,有法正等人策应,还有诸葛亮、庞统、五虎上将协助,还花了三年时间。刘禅没想到邓艾能这么快地打到自己的门前。在此之前,他放心地撤下了阴平的1000守将,放心地不加防备,在派诸葛瞻迎敌后,更是觉得没有后顾之忧。然而,刘禅高估了蜀汉的防御能力和邓艾。他不敢相信邓艾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偷渡阴平,在江油上降马邈,在涪城打败诸葛瞻,赢得绵竹,在成都士兵。当邓艾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成都城下时,他还没有准备好迎战。这也是刘禅最终投降的根本原因。
[img]360194[/img]
经过整个分析,不难知道邓艾可以用2000名士兵和马摧毁蜀汉,也就是说,他自己的优秀能力,也有刘禅无能的原因。如果他没有足够的能力,他就不能打败诸葛瞻的父子,迅速来到成都,也不能阻止城市里的人民。如果刘禅不是无能的,他就不会撤回阴平的守卫,不会让成都成为无用的空城,更不用说当邓艾宾离开城市时,他会不知所措,恐慌地投降。
为什么邓艾只能用两千兵马逼刘禅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