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看看曹操从不害怕被骂,但为什么他不能忍受孔融而不是杀他呢?
“融四岁,能让梨。”孔融是中国孩子从小学习的好榜样,是“别人家的孩子”的典型例子。就是这样一个四岁懂得礼仪谦虚的孔融,后来被曹操处死了。他死了吗?
一、diss老板,孔融的“嘴便宜”历史悠久
孔融在曹操手下工作,但总是对老板说话不逊。
老曹要娶儿子甄宓为媳妇,孔融编造了一个“武王伐周后,妲己给周公”的故事来讽刺。不懂就问的曹操,真以为有这个出处,问出处。孔融说:“这不就是你现在的情况!”曹操反应说,人们在拐弯处骂曹的父子。
孔融从小就富有机变,真假结合在一起,得心应手。十岁时,他拜访了当时的名人李英。除非是亲戚和其他拒绝的人,否则李英不容易见到客人。于是孔融告诉看门人,他是李英的亲戚。看到李英后,李很纳闷这是他的哪个亲戚?孔融回答说:“我的祖先孔子曾经崇拜你的祖先老子为老师,我和你是世交。“李英和众宾客觉得这样一个小屁孩竟然有这样的想象力,太惊讶了!结果,太中医生陈丕说孔融是:“小时了,大不一定好。孔融立刻对他说:“我猜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让陈危很丢脸。
孔融的嘴虽然占了便宜,但也暴露了他的EQ缺陷。骄傲是许多有才华的人的常见问题。曾国藩总结说,失败的原因无非是懒惰和骄傲。
孔融成年后没有取得多大成就。他真的回应了陈强的话。但如果孔融安全守护自己,他也可以保持平淡,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但他还是有一些才华的,而“才华横溢的人是不祥的”,孔融最终被摧毁。
二、志大才疏,只有“名人”躯壳
公元196年,袁谭率军攻击孔融。当时孔融手下只有100人,战局极其火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场“名士秀”来到了孔融。
只见他端坐案前,执书高吟,大有“泰山崩在前,色不变”临危不乱的将军风范。假如是耍诸葛亮骗敌的“空城计”,或者是为了与城市共存而保持视死如归气概,那还是合理的。然而,孔融的做法令人惊讶:当敌人破城时,孔融扔下书,妻子和孩子,溜走了!实现了“孔跑”。可怜他的家人无辜地死去。可见孔融对事业和家庭都没有责任。
从那以后,孔融跑到曹操手下当谋士。然而,他“为人谋而不忠”,并不是专注于自己,而是开始了与老板的职业生涯,最终“死”了自己。
曹操,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一个做大事的人,不会在一些言语和细节上纠结太多。曹操并不狭隘,不能容忍别人。你衡和张松无情地责骂曹操,没有被杀,但当事情发生在孔融时,情况就不同了。为什么?
三、没有大局观,自身格局有限
东汉末年,战争频繁,人民不谈生活。鉴于民生的立场,曹操实施了“禁酒令”,以节约食物和扼杀奢侈品。他的禁酒令以“酒可亡国”的名义颁布。
这突然可以让名人孔融烦恼了。孔融是当时舆论界的大V级人物,有一定的话语权。
作为名人,标准配置一定要有酒!没有酒,没有浪漫!没有浪漫,没有名人!于是,孔融写了一篇题为《难曹公表禁酒书》的文章。文章说古代圣贤爱喝酒的人多了,从古代的尧帝一直往下数,谁,谁...都爱喝酒,不喝酒不圣人;不喝酒就做不了大事!“酒之德久了!”
曹操说酒可能是错误的。夏杰和商周都是酒徒。孔融恨他。那是一个失去世界的女人。你必须禁止人们结婚吗?你禁酒不是为了吝啬食物吗?!
[img]359700[/img]
其实能写“为什么解忧,只有杜康”的曹操也是“酒迷”,但他出于大局观颁布了“禁酒令”,以节俭为民生。然而,贪图“坐客常满,瓶中酒不空”的孔融,并没有曹操的格局,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强烈反对。
据说孔融曾对“父母子女关系”发表过令人震惊的言论:“父之于子,当何亲?就其本意而言,其实是情欲发耳!儿子对母亲,也复奚为母亲比如寄物瓶里,出则离开!“也就是说,孩子只是父亲情欲下的产物,是母亲体内暂时存放的物品。哪里有亲戚?不知道这段话是不是孔融说的。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子孙。就他的生活环境和家教而言,这不应该是他的言论,而应该是反对派捏造的。那曹操杀孔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四、政见不同,惨遭杀人之祸
曹操对孔融定的罪名有“招徒”、“欲图不轨”、“诽谤朝廷”、“不遵超仪”等。这些罪行中最严重的应该是“欲图不轨”。
孔融和曹操关系很好,经历了一段“蜜月期”。他们都有共同的政治理想来帮助汉朝。但不久,孔融发现曹操“威胁天子让世界”,根本不是为了维护汉朝,而是为了谋取自己的霸权。有忠诚思想的孔融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汉朝,即使汉朝没有希望。两人在政治立场上存在着无法弥补的差距。
[img]359701[/img]
曹操认为杀孔融不一定有机会做事。@ 他必须有一定的客观机会或一些外部因素来杀死他。杀年一旦萌生,机会就不远了。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曹操根据霸权的需要,不得不扩大自己的领土,提出以魏郡为中心,以冀州为基础,寻求封国建制。孔融“嘴便宜”的问题又来了,他说要遵循古代京师的制度,在颍川、南阳、陈留、上党三海近郡,不封爵诸侯。这严重阻碍了曹操自立为王的野心。曹操必须铲除孔融的绊脚石。
在处理刘表的问题上,孔融为刘表开脱。刘表不做贡献,很多行为都是假的。有人主张朝廷讨伐,但孔融认为刘表虽然罪大,但考虑到国力,不应该杀人。这是为了保持刘表的势力与老曹抗衡。曹操怎么会看不见呢?
这些都是曹操真正想杀孔融的原因,而不是孔融平时对曹操说的冷嘲热讽的话。
“多担心生存,长睡万事”(孔融的《临终诗》)。孔融的生命停止在55岁。可怜他十岁以下的孩子,看透了“覆巢下没完没了的鸡蛋”,安然死去。
曹操为什么要杀孔融?只是因为他[嘴便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