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魏名将张合,与张辽、徐晃、夏侯元、曹仁并称曹魏五大良将。他先是在韩福手下听,然后投靠袁绍。他曾在官渡战争中劝袁绍注意保护粮草。不幸的是,袁绍没有听。结果,粮草被烧毁了。袁绍想对他生气。张和只能去曹操那里。曹操也很重视张合,亲自出去迎接他,说张合离开袁绍就是微子离开商纣王,相当于韩信回到刘邦。曹操对他也委以重任,刚来他就被任命为将军,还被封侯。
曹操时期,张和忠于曹操。他多次跟随他,打破了乌恒。他跟随张辽俘虏了20万人,解除了北方的威胁。后来,他多次击败马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定军山战役中,夏侯元死亡的关键时刻,他站起来指挥军队,稳定军心,安全地把军队带回来。可以说,张和已经成长为曹魏的重要支柱。
曹丕时期,曹丕在重用司马懿的同时,也在重用除夏侯渊外的四位良将。不幸的是,天不假年,其他三位曹魏的中流砥柱都没有司马懿能活下来,相继去世。其中,曹仁作为曹操的表弟,被封为将军,掌握了军权。不幸的是,公元223年,当他带领军队进攻须口时,他在军队中被打败并死亡。张辽是曹魏的定海神针。曹操时期,他的指挥官几乎活捉了孙权。曹丕即位后,张辽一直生病,这让孙权非常害怕。他还在病中击败了东吴的一次进攻。不幸的是,张辽在公元222年去世。曹丕去世时,徐晃在襄阳抵抗东吴的进攻,起到了稳定军心人心的作用,可惜在公元227年去世。
曹睿即位时,将军曹真、司马曹休和司马懿掌握了军权。作为他们的主要领导人,张合直接面对中层领导。他对曹魏的忠诚也使曹魏的政权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公元228年。张合带领各路兵马,在街亭里切断了马苏的水源,大败蜀军,随后又平息了几处叛乱,曹睿将他封为征西将军。公元229年,又是张合料敌先机,准确预测诸葛亮出兵粮草不足,必须早退兵。此时,张合已成为曹真以外的重要将领,被曹睿引为心腹重臣。
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司马懿无法掌管曹魏的军权。还是那句话,他们没有司马懿能活下去。首先,曹休在公元228年中了吴国潘阳太守的虚假投降计划,损失了士兵,很快在军队中死亡。公元230年,曹真在回军的路上病重,第二年就去世了。这样,司马懿就成了军事职位最高的人,后来抵制诸葛亮的任务都落在了他身上,完全大权独揽。作为曹操曹丕的五大将军之一,张合成了司马懿的障碍。
公元231年,诸葛亮四次北伐魏国,司马懿统帅军队防御蜀军,张合战死。不同的历史书对他的死有不同的记载。在晋朝的历史书中,有记载张合不听司马懿的建议,主动出击,被随机箭杀死。在魏略中,有记载司马懿强迫张合出击,导致张合被杀。我们不知道历史真相是什么。然而,张合死的结果是,曹睿手中没有人能在军事上遏制司马懿。剩下的最终曹睿要么是宦官,要么是能力不足的人。例如,曹爽后来被曹睿协助,被司马懿挡住了,投降了。这完全是一个草袋。@ 我觉得张合很有可能被司马懿杀死。
为什么张合会成为司马懿独揽大权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