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专家王景是如何治水的?王景治黄河千年无患!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看。
东汉初年著名的水利专家、地理学家王静曾奉光武帝之命,治理了泛滥60年的黄河水患,并被载入史册。自从王景治河以来,黄河在接下来的近几千年里没有大泛滥。后人将王景的功绩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相比,可见他的巨大成就。
王景,字仲通,原籍琅邪(今山东即墨西南)人,出生于乐浪郡(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东汉水利家,父王红。
曾任庐江太守。汉明帝时,黄河决口在汴渠地区泛滥了60多年,兖州(今山东金乡东北)豫(今安徽亳州)多受水影响。永平十二年(69年)春,汉明帝召见王景,派他治理黄河和汴渠。临行前,明帝给了他《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
[img]358133[/img]
永平12年夏四月,王静和助手王吴率领数十万农民工治理黄河。他排除了任水自流的思想,反对恢复禹河故道,与王吴相处,挖山阜,“修渠筑堤,从荥阳东到千乘海口千里”,改善了汴口水门工程,使“汴河分流”。13年夏四月,永平完成了所有工程,收到了防洪、航运、稳定河流的巨大效益,“虽然简单省役费,但仍以百亿计”。在永平十五年(72年),王景随明帝东巡,行至无盐(今山东东平东南),明帝称赞他的治河功绩,崇拜河堤。
王静是中国古代的奇才,他的人生经历也很传奇。他出生在现在的朝鲜半岛。当时,他属于东汉最北端的县。由于他远离中原,儒家思想影响不大。王静从小就没有像其他年轻人一样接受过儒家教育,而是受到了家庭的影响。他从小就对《周易》很好、对山海经、天文历法、算术等自然科学非常感兴趣,并掌握了许多技能,与同时代只会读书的书呆子相比,他的知识更广。
当时东汉初建,世界稳定。然而,黄河已经泛滥了60年,但朝廷没有能够治理黄河的人才。这时,有人推荐了王静。果然,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王静充分发挥了他的智慧。他改变了以前的人,总是用堵塞的方法仔细调查黄河两岸的地形,利用水从高处流向地面的特点,改变了黄河的河流,将黄河引入低洼地区,流入大海。还在沿岸
修筑堤坝,用黄河水灌溉,变废为宝。
图 黄河线路的王景治理
王景治河的历史贡献长期以来受到高度评价,有王景治河千年无患之说。据史料记载,王景筑堤后的黄河800多年来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几乎没有决溢。它确实是一条理想的河流。
当时,皇帝非常欣赏王景的成就,王景也进入了他的职业生涯。他突然从一个偏远地区的平民变成了东汉朝廷的官员。最后,他坐在了刺史的重要位置上。王景依靠他的真正才能和学习,这是对后代的灵感。
水利专家王景是如何治水的?王景治黄河千年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