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庆亲王的头衔,我们应该从嘉庆皇帝的弟弟第一代庆亲王永林开始。庆亲王的头衔一开始并不是世袭无用的铁帽王。之后,他一直像往常一样降为郡王,直到爱新觉罗·易匡在光绪20年(1894年)被慈禧称为庆亲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特别允许庆亲王爵位世袭无替,成为铁帽王。然而,此时的清朝帝国已经是一个将军,但十多年后,它完全结束了对中国200多年的统治。
说到奕匡的儿子载振,我不得不谈谈这对精彩的父子。清亲王奕匡早在光绪十年(1884年)就担任各国总理事务衙门大臣(当时总理衙门高于六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1898年政变的关键时刻,易匡挺身而出帮助慈禧大忙(易匡管理神机营),也是为了报道。慈禧特别允许清王爵位世袭无替。此后,易匡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在朝鲜的权力无与伦比。随着手中权力的不断增强,奕匡的工作重心也转移到了想尽办法赚钱上。虽然易匡擅长钻营,但他是一个平庸的一代,贪婪。他和儿子一起上下手,卖官衔。庆亲王府每天都有很多门。当他去庆王府拜访时,他不得不给门丁一个“门包”。庆王府也被称为“庆记公司”(大大小小的官职明确定价,钱给官员)。
此外,载振在光绪27年(1901年),赏加贝子衔。第二年,我得到了一份美丽的工作,那就是任命英国王爱德华七世加冕典礼专使,并访问法国、比、美国和日本。这时,出国的载振看到了外面千变万化的世界。之后载振又去日本考察。回国后,载振两次被慈禧太后召见。他建议设立商务部,担任商务部第一任尚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颁布立宪后,载振改为农工商部尚书。第二年,前往吉林督办学务的载振老问题又犯了,他收了段芝贵贿赂黑龙江巡抚之职的银两,并花了很多钱买了一个歌妓。消息传到京城,舆论哗然,御史纷纷上书指责,此时奕匡也觉得脸上挂不住,只好让载振疏辞。宣统第一年,载振署镶有蓝旗的副都统,宣统三年后又担任渭德院顾问大臣。
[img]356839[/img]
辛亥革命后,载振居住在北京。民国六年(1917年),父亲易匡死亡。经黎元洪总统特准,载振袭击了庆亲王衔,成为最后一位庆亲王。一九二四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载振也到天津庆亲王府别墅居住,从此远离政治。之后主要靠银行存款(他爸爸卖官赚的钱)的利息和卖遗产过着奢华的生活。后来伪满洲国成立,日占时期载振都没有出山,可以算是保住了晚节。七十一岁时,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冬,末代庆亲王爱新觉罗·载振病逝于天津。
为什么载振会被罢工?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