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听说过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这是中国西晋时期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发生的一场内乱。其核心人物包括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伟、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懿、长沙王司马懿、成都王司马英、河间王司马青、东海王司马越。这场动乱持续了16年。从元康元年(291)到永嘉元年(306),这也宣告东海王司马越成为“八王之乱”的最终胜利者。那么,为什么司马越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呢?
[img]356786[/img]
@ 让我们了解一下动乱的一般过程。事实上,在“八王之乱”的总过程中,并不是每年都有动乱,而是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元康元年(291年)3月到6月。这一阶段的动乱主要是由金辉皇帝司马忠皇后贾南风挑起的。当时,金武帝司马炎刚去世,传给金辉皇帝司马忠,司马炎留下诏书,让汝南王司马亮和外戚杨骏共同辅政,但杨骏独揽大权,司马亮不得不避祸出镇许昌。雄心勃勃的皇后贾南风为了避免杨骏夺权,暗中联系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进京讨伐杨骏。雄心勃勃的女王贾南风暗中联系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进京讨伐杨骏,以避免杨骏掌权。然而,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进入北京后的结局并不是贾南风想象的,所以她做了一些小计划,让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相继被冤枉死亡。后来,贾南风便拿了大权。
第二阶段是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过了几年幸福生活的贾南风,此时感受到了天才谢玖生下的王子司马的威胁,于是元康十年(300年)以叛乱罪杀死了王子。出乎意料的是,真相大白后,群情激怒。赵王司马伦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人。他发动政变,除掉贾氏集团,然后废除晋惠帝司马忠为王。然后诸王就不高兴了,然后齐王司马懿与河间王司马懿、成都王司马颖一起除掉司马伦,帮助晋惠帝复位,由齐王司马懿辅政。王子死后,晋惠帝的下一个继承人应该是成都王司马颖,但司马懿为了长期辅政,坚持立晋惠帝的侄子司马秦为王子。这又引起了诸王的不满。
[img]356787[/img]
因此,元康十二年(302),河间王司马懿与长沙王司马懿共同发兵讨伐司马懿。讨伐成功后,司马懿处死了司马懿极其的党羽,夺取了朝中大权。司马懿此时并不高兴,他以为自己可以夺权,没想到却被司马懿抢了风头。司马懿在多次暗杀司马懿失败后,开始与成都王司马颖合作,讨伐洛阳。在讨伐过程中,东海王司马越终于出现了,帮助司马懿俘虏了司马懿,然后司马懿被司马懿用火烤死。此时司马颖便如愿成为皇太弟。
这样,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懿、东海王司马越三王就只剩下八王了。经过两年多的纷争动乱,司马颖在元康十六年(306年)被捕后被吊死。同年年底,晋惠帝去世。司马越支持晋惠帝的弟弟司马炽为帝,即位晋怀帝。随后,司马越以晋怀帝的名义下诏,要求司马懿在京城任职。司马越派来的人在司马懿和三个儿子去京城的路上杀了他们。就这样,七王相继被杀,只有司马越一王,这样看来,他确实是最大的赢家。
司马越之能在“八王之乱”中生活@ 一是他出场时间晚,前半段他一直按兵不动,等到其他几位王打到一定程度,找到合适的时机,他才出手。其次,他有很强的号召力。在最后一场战役中,司马越的兄弟司马腾、司马略、司马模,以及原本听命于司马越的范阳王司马晓、王军,都表示支持司马越。这使得司马越军势如破竹。
尽管司马越活到了@ 但他没有笑@ 长期的动荡使首都洛阳遍体鳞伤。司马越接手的只是西晋王朝,西晋王朝已经奄奄一息,无能为力。此时司马的统治即将结束。
揭示为什么司马越能成为八王之乱的最后赢家 他在这段时间里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