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叫李烨,是唐熙宗的弟弟。此时的唐朝,已经经历了黄巢起义,可想而知此时的唐朝是什么样的烂摊子。唐熙宗病危时,要选择继承人,大臣们认为唐熙宗的儿子年幼,不适合当继承人,所以要求立其弟弟李宝为继承人。但大太监杨复恭不愿意,太监废立君王已成为惯例,如果按照大臣们的提议,那让杨复恭这张脸放在哪里呢?让他死后如何去见曾经呼风唤雨的死太监?因此,杨复恭坚持立李烨。似乎太监说话很好,唐熙宗同意了杨复恭的请求,李烨成了皇帝。
作为此时的权宦,杨复恭平时习惯了做威作福。现在他觉得自己有立功,所以更加无法无天。王朝权力制度的最佳状态是各方权力的平衡。一旦一方权力过度失衡,必然会加剧矛盾。因此,唐昭宗对杨复恭非常不满。为了提高皇权,唐昭宗用叔叔王旭作为后盾。然而,胆大包天的杨复恭却秘密杀害了王旭的家人。唐昭宗与杨复恭的斗争彻底白热化了新仇加旧恨。杨复恭作为太监,虽然不能生儿子,但人家却有很多干儿子,其中不乏手持重兵的节度使。唐昭宗强行罢免杨复恭职务后,杨复恭以唐昭宗对不起自己为借口,带领干儿子们一起讨伐唐昭宗。
唐昭宗为了战胜杨复恭,还不得不利用节度使的力量。经过一年多的战斗,杨复恭的叛乱终于平息下来,他自己也被李茂贞节杀害。不过,唐昭宗一点也不高兴,他发现自己是在赶走豺狼,却引来了猛虎。唐末藩镇割据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毒瘤,节度使人自尊,鄙视朝廷。特别是唐昭宗后来在讨伐节度使战争中连续失利后,其威望更是耗尽。此时此刻,李茂贞已被封为陇西郡王,势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心中起了篡立之意。唐昭宗愤怒地讨伐李茂贞,却被李茂贞打败,唐昭宗也成了李茂贞的囚犯。
[img]353529[/img]
唐昭宗的生活很艰难,尤其是节奏使混战,他成了大家手中的砝码,被大家争夺。当时,“唐朝终结者”朱文起兵攻打李茂贞及其盟友韩全教,韩全教不敌朱文,带着唐昭宗跑到凤翔。朱温派军队包围凤翔一年多,城里弹尽粮绝,每天都有人因冻饿而死。这时,唐昭宗很惨,他弄了一个小磨盘,每天磨面做饭,才活了下来,而别人早就开始吃人了。最后,李茂贞和朱温妥协了。他杀了韩全教,把唐昭宗献给了朱温。朱温随着唐昭宗的满意而罢兵。
唐昭宗落在朱温手中,更是有死无生。天佑元年,37岁的唐昭宗被朱温杀害,后来朱温立唐昭宗的儿子李珍为帝,为唐哀帝。三年后,朱温撕掉了最后一块遮羞布,彻底篡夺了朝政,改唐为梁,朱温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梁太祖。唐昭宗唯一的幸福应该是他没有背上亡国之君的锅。一个朝代的灭亡有其内在的历史规律,人力难以改变。唐昭宗的出生是不合时宜的。当“唐朝”火车即将发生事故时,司机上了车,所以他只能过着悲惨的生活。
唐昭宗的结局是什么?他过得有多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