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看看带来的高仙芝:帝国双壁是高句美女。大家好,唐代有许多少数民族将军。他们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将军。高仙芝是著名的将军之一。今天,杨翠将向你介绍他。
高仙芝是高丽人,父亲高舍是安西四镇将校。20岁时,高仙芝跟随父亲来到安西(安西都护府所在地,先后定在西州、龟兹、碎叶)。由于他擅长骑射,英勇作战,几年后,他也成为了一名将军,父子并肩作战。开元末年,由于安西节使夫蒙灵察多次推荐,晋升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天宝年间,高仙芝多次率军出征西域,取得了许多战功。这是他在“小勃律之战”中的战绩。
唐初,基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逐渐强大,随后与唐中央政权展开了争夺西域统治权的斗争。店玄宗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吐蕃发兵攻打小勃律,试图从小勃律打开缺口,攻打安西四镇。唐北庭都护府小勃律求助,北庭节使张孝嵩派兵协助小勃律,大败吐蕃军。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吐蕃再次攻击小勃律,被唐河西节打败。吐蕃统治者觉得自己无法用武力取胜,于是改用和亲的方式,将一位公主嫁给了小勃律王苏,使其归属于吐蕃。小勃律归顺吐蕃后,唐在西域的二十多个属国也转向吐蕃朝贡,从而中断了中原与西域二十多个属国的交往。唐朝几次出兵攻讨都没有成功。早宝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任命高仙芝为行营节使,宦官边令诚为监军,率领一万人征求小勃律。高仙芝任命部将李嗣业为“陌刀将”(“陌刀”),即长刀),带领一支队伍为先锋而战。
出发前,高仙芝下令说:“你们必须在中午前突破敌人阵地,否则斩首。李嗣业手持战旗,带领陌刀队,绕道来到一个陡峭的悬崖边,奋力攀登。随后.唐军迅速进城,猛烈冲杀。守城的吐蕃军不如防备,抵挡不住,只好四处奔跑,掉谷溺水而死。唐军斩杀吐蕃守兵5000多人,活捉1000多人,缴获战马1000多匹,衣服、器甲等军用物资数万件,胜利占领连云堡。高仙芝决定乘胜前进,但监军边令诚害怕被敌人袭击,主张停止进军。于是,高仙芝让边令诚带领老弱三千人留在连云堡,带领军队继续前进。
唐军走了三天,到了连云堡南部的坦驹岭。岭海拨4576公尺,要通过40里长的悬崖,占领坦驹岭南面的阿努越城,才能进入小勃律王的居所。第二天,唐军进入阿努越城。高仙芝派部将席元庆带领1000名精锐骑兵前往小勃律驻地俘虏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并沿着婆勒川和连云堡班师返回朝鲜。唐中央下令将小勃律国号改为归仁军,以1000募兵守卫(后增至3000人)。高仙芝这次西征的胜利,进一步扩大了唐朝的威望,拂林(东罗马)、七十二国,如大食(阿拉伯),纷纷向唐朝朝贺进贡。高仙芝升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加左金五卫将军称号。
一生中,高仙芝多次参战,虽有失败,但胜利是主要的。特别是在平定西域少数民族贵族的叛乱中,取得了许多胜利。在中西交通史上,为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值得热烈赞扬。与此同时,和历史上许多名将一样,高仙芝在战争中勇敢足智多谋,表现出较高的军事才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还应该提到的是,高仙芝治军,不以私情浪费法律是非常罕见的。
据唐书记载,高仙芝有一个叫封常清的部长,颇有才华,得到了高仙芝的信任。在击败小勃律后,高仙芝被提升为安西节度使时,他是节度使判(负责文件的官员)。高仙芝出征时,经常留在军府管理各种事务。当时,高仙芝乳母的儿子郑德诊是将军,高仙芝把他当兄弟,经常把家事交给他,在军府里也很有地位。因此,郑德诊非常鄙视封常清。有一次,封常清外出回来,各将军都来拜访,察报事宜。但郑德诊却无礼地骑马从封常清身边一冲而过。封常清派人把他叫回来,然后关上门。冯常清愤怒地站起来对郑德诊所说:“我出身低微,得到了中垂(指高仙芝)的信任。为什么你不认真检查和报告军队中的各种事务,因为你留下来处理军队中的各种事务。要处死你的军纪。”
于是,郑德诊被杖打死。郑德诊的母亲和高仙芝的妻子在门外大哭求情,冯常清也没有答应。得知此事,高仙芝很惊讶,但他觉得封常清是按军纪行事的,所以没有责怪他。后来,又有两名官员违反了军纪,封常清也处死了他们。由于封常清执法果断,秉公办事,对严肃的军纪影响很大。而史家则认为,“封常清能治军政,也缘高仙芝不以私亲挠法”,这种评价是恰当的。然而,这也是高仙芝留给后人的宝贵经验。。
高仙芝是高丽人吗?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