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世积要把“世”字去掉,变成李积!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朝中的另外两位宰相韩媛、来济也先后上书,只有一种观点,反对“废王立武”。
当时朝廷有七位宰相,分别是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积、左仆射志宁、右仆射楚遂良、中书令韩媛、门下侍中来济、门下侍中崔敦礼。在这七位首相中,朱遂良、韩媛、来济明确表示反对唐高宗的“废王立武”行为。虽然长孙无极和于志宁没有发表声明,但从这两个人的迹象来看,他们显然站在了唐高宗的对立面。
也就是说,只有李积和崔敦礼两位宰相还没有表态,但崔敦礼当时已经做好了,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只有一个人“生病”,让唐高宗一时摸不着他的态度。
李积,原名徐世积,字毛功,即隋唐英雄徐茂公(或徐茂功)。隋朝动乱时期,徐世积是一位著名人物。后来,他被降职为唐代高祖李渊。由于徐世积的卓越战功,李渊给了他一个姓李的姓氏,徐世积成了李世积。玄武门变化后,李世积再次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臣。唐太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人就是我的长城,有他在我就不用修长城了。由此可见李世积在唐太宗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重。
后来唐太宗去世了,为了避讳,李世积又把名字里的“世”字去掉了,变成了李积。
[img]353159[/img]
唐太宗将李治列为王子后,李积自然被唐太宗列入帮助李治的名单,但唐太宗对待他的方式非常不同。有一次,唐太宗突然给李积找了一些压载物,然后愤怒地流放了他。当李积收到贬低官员的通知时,他一句话也没说,甚至没有回家,立即承担了负担,离开了。
虽然李积很服从,但作为王子,李志此时感到不公平。他的父亲和皇帝一直以善良著称,但为什么这次他做得太多了。@ 或者唐太宗解决了李志的疑虑,唐太宗对李志说,你对李志不好,爸爸现在贬低他,当你将来成为皇帝,然后恢复他的官员,他会为你使用。
[img]353160[/img]
后来,唐高宗登基后,立即将李积召回长安,为他安排的座位仅次于长孙忌宰相。
为什么徐世积要改名为李积?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