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恭帝拓跋(537年)―557年),鲜卑族,汉名元廓,西魏文帝元宝炬第四子,西魏废帝元钦异母弟,南北朝最后一位皇帝,554年―556年在位。西魏皇帝被授予太学助教两年(555年)。西魏皇帝三年(557年),掌握军事权力的宇文护废除了西魏皇帝,立宇文为皇帝,建立了北周政权,西魏灭亡。
魏恭帝时期,权臣宇文泰非常重视这些统治经验,并颁布了行为“ 六条诏书作为施政纲领。并专门组织中下级官员学习,规定不了解这六条和
计帐的人,不能当官。十六年来,由官员正式成立 八柱国分控制禁旅 府兵制。 除宇文泰和宗室外,府兵共有约5万兵力 元欣外,分别有六个
柱国将领。建立这一制度,统一指挥和训练军队,有利于加强中央政权。继续实施
均田制。根据敦煌文件《西魏大统十三年记账》,虽然均田制下的授予已经实施,但授予不足是一种普遍现象。当时最常见的力量之一是“
“六丁兵”,即每个丁男在六个月内为政府服役一个月,一年内服役两个月。魏恭帝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国力日益强大,有效抗击
东魏多次进攻,废帝二年(553年)获得 第二年,南朝梁的蜀地再次夺得江陵。557年初,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为帝,即孝闵帝,成立北周。
西魏恭帝时期,东汉末年的州县制继续。当时,由于北方战争,大量北方人南迁长江中下游定居,避免混乱。他们的居民区仍然使用原西魏官员的州县的旧名。因此,华侨、华侨、华侨县大量出现,造成了地方政治制度的混乱。西魏政权建立后,颁布了24条新制度,然后增加到36条,称为“中兴永式”。其主要内容是:严禁贪污﹑裁减官员﹑立立正长(正即鹿正)﹑族正,长直保长。保﹑闾﹑民族为地方基层组织名称)﹑实行屯田﹑制定记账制度(预计次年赋役概数)和户籍制度。苏绰出身于关中大族,将汉族封建统治的经验总结为六条:清心、敦教化、尽地利、促贤良、t狱诉讼、均赋予服役。
后来西魏恭帝退位后,宇文觉是北周孝闵帝的魏建周皇帝。北朝时期,西魏政权末位皇帝恭皇帝在公元554~五五八年为期四年,终年年龄待考。即位前封齐王,魏废帝三年农历一月即皇位,去年称元年,恢复原姓拓跋氏。而宇文泰原本想取代元氏政权自立为帝,却在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十月乙亥日,在北巡中死亡。宇文泰死前,儿子幼小,便委托侄子宇文护,帮儿子宇文觉主持军国大事。宇文泰死后,拓跋廓封宇文觉为太师、大冢宰、袭封安定公;不久,进封宇文觉为周公。同年12月庚子日,宇文护觉得篡魏时机已到,于是威胁拓跋禅位给宇文觉。第二年(557年)正月,宇文觉正式代魏称帝,为孝闵帝建立北周政权,西魏至此灭亡。孝闵帝称帝后,封拓跋廓为宋公。宇文护很快就找到了杀人的理由。
[img]352874[/img]
西魏最后一位皇帝退位后 谁座上了他的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