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杨光,印象最深的有四件事:(1)开科举,(2)修大运河,(3)生活作风混乱,(4)频繁发动对外战争,尤其是三征高句丽。前三件事暂时不谈。本文重点介绍了为什么杨光宁愿破坏家庭,也不愿解决高句丽问题。
事实上,杨光不断征服高句丽的理由非常羞愧,只有五个字。可以说,杨光就像一只保护幼崽的母鸡,希望未来的国王能更加和平。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这个话题。
[img]352175[/img]
杨光三征高丽均告失败,国家毁灭亡
从612年到614年,大隋对高句丽开始了三次征伐,每次都是杨广御驾亲征。但遗憾的是,三次都失败了。
三征高句丽的失败给杨光的统治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1)大量精锐士兵和强将的流失,导致杨广缺乏维持统治的军队,这也激发了强人的雄心壮志,比如无法压制叛军和叛军。
(2)三征失败,导致隋朝国力大幅下降,也导致人民不聊生,严重激发阶级矛盾,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爆发。
(3)三征失败,失去了杨光的威望。皇帝的决定总是失败的,下面的人的思想变得活跃起来。
为什么杨光死磕高句丽?这个国家太傲慢了
为什么杨广要死磕高句丽?一巴掌拍不响。隋朝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征服高句丽,主要是因为这个国家太嚣张了!
(1)公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建立了高句丽。隋朝时,主要活动区位于朝鲜半岛和辽宁部分地区,首都位于平壤。
(2)这个国家成立后,一直很嚣张,经常趁中原大乱烧杀抢掠,侵占汉族领土。最让隋朝愤怒的是,598年2月,高句丽的王元率领4万人进攻辽西。高句丽虽然没有得到好处,但却让隋文帝杨坚非常愤怒,坚定了杨坚征求的心。
当时隋文帝说:“往年为高丽不供贡,无人臣礼。这是可以忍受的,谁不能容忍!”
[img]352176[/img]
后记
就这样,杨广才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搞定高句丽。否则,高句丽盘踞一方,国势蒸蒸日上,未来将威胁到中国!
那么,在杨光心目中,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只有五个字:“不遗子孙忧”!
从这五个字可以看出,杨光和历史上的开国之君差不多,都想为后人消除威胁,让后人过上和平的生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从杨光的角度来看,他做的没有错,只是运气、策略等方面,或者有些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杨光的许多措施都是光耀千古的,大运河、科举制度等,都有利于后人。@ 杨光不是昏君,只是一意孤行,做事太急躁。当然,那个时代有很多野心家!
为什么杨光死磕高句? 因为这个国家太嚣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