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农民起义军农民起义军的克星—洪承畴!皇太极是怎么对付他的?

农民起义军农民起义军的克星洪承类!皇太极是怎么处理他的?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明末,各行各业的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以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为代表的义军四处攻击,造成了明朝的混乱。然而,这些农民起义军有一颗克星,并多次被这颗克星击败。他就是洪成[chóu]。

洪承类(1593-1665年),文人出身,却爱读兵书,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一开始只是做一些文职等官员。

直到崇祯二年(1629年),义军王左桂进攻韩城时,陕西三边总督杨鹤苦于手中无将。匆忙中,他让督粮参政,洪承类带兵出战。结果,第一次领兵的洪承类杀死了300多名乱军。突然,洪承类出名了。

崇祯三年(1630年),洪承类被任命为延绥巡抚,从而进入封疆大臣行列。

针对农民起义军,杨鹤提出了“压制抚养兼施,以抚养为主”的策略,但王左桂降而复叛。因此,洪承类改变了老板杨鹤的既定政策,杀死了王左桂。

此后,洪承类与总兵杜文焕在清涧县(陕西榆林市今属)击败张献忠,并引起朝廷主剿派对杨鹤的招抚计划抗议。指控没有起到真正的防患作用,反而使义军首领时降时反,使这些义军反复压制。

因此,崇祯皇帝下令将杨鹤罢官下狱,升洪承类为三边总督。洪承类上台后,将杨鹤的“边剿边抚”政策改为“全力清剿”、集中兵力攻击陕西农民军,“以镇压坚抚,先镇压后抚”的方针。

洪承类再接再厉,在崇祯七年(1634年),凭借不断消灭农民起义军的功劳,再次受到明朝的称赞:他仍然是三边总督,加上太子保护和军事部的称号,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等地的军事总督。

书生报国的洪承类,凭借军功收获巨大,成为明末镇压农业起义军的军事统帅。

[img]351323[/img]

当时,陕西有20多万义军。高迎祥自称闯王,并在河南省荥阳召开了13名义军72营首领大会。会上,高迎祥成为盟主,李自成为高级将领,实力最强。

洪承类派兵遣将,兵出潼关,在河南信阳集结诸将,准备对义军进行大规模围剿,迫使各路义军分兵返回陕西。

在追求胜利的过程中,洪承畴也失去了士兵和将军。曹文诏是一名总兵,他英勇地死去。朝廷有官员向崇祯皇帝报告说,洪承畴管辖范围太广,难以兼顾。因此,崇祯皇帝下令以卢象升领导江北、河南、山陕、川湖军队,管理关外明军;洪承类专门负责关内明军。

权力变小,管辖范围变窄,但洪承类却发威!

[img]351324[/img]

崇祯九年(1636年),洪承类授予陕西巡抚孙传庭在陕西周至黑水峪设伏,将高迎祥俘虏并押入京师,崇祯将高迎祥凌迟处死。李自成再次成为新的闯王,但洪承类多次逃离李自成的大败。

崇祯十一年(1638年)6月,洪承畴命曹变蛟在潼关设伏袭击李自成,李自成只带刘宗敏十八骑逃往陕西商洛山。张献忠也避开了明军的边缘,选择投降明朝。农民起义陷入低潮。

八月,清兵犯边,辽东危急,明军防御不良,京师危急。崇祯皇帝迅速调来常胜将军洪承类,与孙传庭率军入卫。

崇祯十二年(1639年)初,洪承类担任蓟辽总督。他带领陕西兵东来,与山海关总兵马科、宁远总兵吴三桂合兵,挽救辽东危局。

[img]351325[/img]

崇祯十四年(1641年),皇太极再次派重兵攻打锦州。洪承类率领八路总兵,带领13万人前来帮忙,聚集在宁远,与清兵作战。

洪承类的策略是以军队保护粮食和工资,从杏山到松山,再从松山到锦州,循序渐进,以守为战。

洪承类屡败清军,急得皇太极“忧愤吐血”,八月间倾尽沈阳兵力,亲自率领奔赴锦州前线。

此时,刚毅、不耐烦的崇祯皇帝下令敦促洪承类迅速决战,以解决锦州之围;兵部尚书陈新甲也担心持久战会导致粮食和工资不足,一再促进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洪承类不敢坚持原计划。他在宁远、杏山、塔山外的笔架冈(锦州市西南60里)囤粮草,亲自率领6万人先行,随后是余军。

[img]351326[/img]

皇太极率兵迎战。他驻扎在松山和杏山之间,集中力量打击洪承类的援军。皇太极派兵打败塔山保粮的明军,夺取明军粮草,在杏山和松山的通道上挖了一条大深沟,隔离了两地的交通,切断了杏山到松山的粮食运输通道。

粮道一断,明军军心动摇。各路总兵主张南撤,@ 在各自的指挥下,这十万明军迅速崩溃。只有宁远总兵吴三桂和大同总兵王朴逃到宁远。在这场战斗中,明军被歼灭了5万多人。

在松山市,洪承类带领1万多名残兵败将被清军团团包围。在此期间,洪承类多次组织突破,但都没有成功,明朝发来的援军和粮食工资也在徘徊。

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松山被围半年后,城中粮尽,副将夏承德降清为内应,约清兵攻城,城破,洪承类被俘。

松山一失,长期被围困的锦州待援无望,守将祖大寿举城投降,杏山、塔山也被清军迅速征服,明朝在关外只剩下一座孤城。

清军在这场战争中最大的收获就是俘获了明朝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洪。曾经让关内义军李自成、张献忠吓坏的明军统帅,也让皇太极南进之路吃了不少苦头。

得知洪承畴被俘,正为陈妃病逝而悲痛不已的皇太极非常高兴,下令将洪承畴押送到盛京(今沈阳)。

为了征服洪承类,皇太极尽了最大的努力,他派出了知己汉臣范文程和张存仁轮流劝说洪承类。洪承类总是不屈不挠,看起来像家一样死去。

后来,细心的范文程发现,屋顶上的灰尘落在洪承类身上。洪承类害怕弄脏衣服。他不时地向皇太极回报:“承类不会死。珍惜他的衣服。更重要的是?”(《清史稿·洪承类传》)

第二天,皇太极亲自出去了。他来到洪承畴的牢房。当时天气很冷。皇太极脱下貂皮大衣,穿在洪承畴身上,亲切地问:“先生,天气很冷吗?”

洪承类一时被感动,久久发出一声叹息:“真命之主也!”于是,洪承类磕头就掉了。

在明朝,洪承类在几年内成为封疆总督和军事指挥官;然而,只要他犯了错误或暂时失败,他就会被政敌和权臣弹劾,并被崇祯削减。他被困在孤城半年,没有得到救援。这时,当他看到敌人的皇帝如此屈尊和披肩时,他似乎更加温暖,@ 洪承类最终选择了降清。

[img]351327[/img]

皇太极终于投降了。他非常高兴。他不仅奖励了很多金银,还邀请了很多戏剧团队来庆祝。八旗将军们都表示不满:“洪成类只是一个战俘。陛下为什么这么隆重地对待他?”

皇太极笑着说:“我们为什么要拼命?”

诸将齐声回答:“为了夺取中原。”

皇太极便道出了洪承类的价值:“这就像走路,你我都是瞎子,不知道该去哪里,现在得到了一个引路人,我怎么能不开心呢?”

诸将帅醒悟,佩服皇太极的深谋远见。

后来,洪承类对清朝统一中国提出了建议,并参与了清朝中央的佐理机务。他建议满清贵族“习汉语,小汉语”,这也在抚养江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民起义军农民起义军的克星—洪承畴!皇太极是怎么对付他的?农民起义军农民起义军的克星—洪承类!皇太极是怎么搞定他的?

,,,,,,

  • 建文帝朱允炆最后结局如何?建文帝是怎么死的
  • 关于朱允炆的结局结局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与他的皇后一起被烧死在皇宫中。当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皇宫,宫...

  • 揭露明朝徐达的死因:为什么墓碑比朱元璋高?
  • 徐达一生中留下的最大谜题是他的死。这样的版本是众所周知的。据说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害怕开国功臣会抢走他的天下,于是他下...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

  • 从叛军到明朝最后的忠臣:可歌可泣的一生
  • 崇祯皇帝的自杀标志着以崇祯为首的明朝统治的结束,但大明还没有完全死亡。当时,江南地区仍在朝廷委派的官员手中。他们仍...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