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看看司马家族的“愚蠢”基因。十几代后仍有遗传。司马德宗就是一个例子。
据估计,没有人否认司马忠是白痴的定义。一些学者认为司马家族可能有血统问题或遗传问题。司马家族的人要么早逝,要么白痴。司马忠对肉末的看法可以反映出来。比他更好的是司马家族的第16位皇帝,东晋的第10位皇帝司马德宗。
[img]351074[/img]
晋书记载司马德宗不惠,可以理解为不聪明。从小到大都不会说话,连冷暖交替都分不清。不是说他哑巴,是说他没脑子,是个白痴,所有的政令都是从他叔叔司马道子手里发出来的。资治通鉴还记载,司马德宗小时候不聪明,不会说话,甚至不知道饥饿、饱腹、寒冷和炎热。他需要别人的帮助,不能照顾自己。从资治通鉴的记载来看,司马德宗是个弱智,有学者怀疑司马家是不是近亲繁殖,基因有问题。
事实上,司马道子也是一个酒囊饭袋,除了饮酒美女,他什么都不在乎。把政权交给两位大臣王国宝和王绪。两个废脑瓜子试图拔起当地势力,结果被驻京口将军王恭反击。为了平息王恭起义,司马道子不得不杀死王国宝和王绪。同样浪费柴火的司马道子觉得把权力交给外人是不合适的,于是他给了16岁的儿子司马元显。一个高中还没毕业的孩子,第一次被这样至高无上的权力污染,就像被毒品污染一样,后患无穷。
司马元渐渐觉得权力真的太好了。如果他把自己的父亲带走,那就更好了。所以他教弱智皇帝司马德宗下诏,在父亲喝醉的时候免除父亲的所有职务。司马道子酒醒得太晚了,所有的军政权力都掌握在儿子手中,自己被架空了。一开始,司马道子还是觉得儿子最可信。公元402年,桓玄叛变,二十一岁的司马元显然不知道梁静茹是否给了他自封元帅亲征平叛的勇气。桓玄虽然也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公子哥,但还是比同样废柴的司马元显略胜一筹。司马元显兵败,被桓玄绑在船头,连他的父亲司马道子一起杀了。
世家贵族的孩子不用,穷人也会有出头之日。这时,平民刘裕打着勤王的旗号一路杀到建康。桓玄在楚国灭亡仅六个月。勤王军杀死了桓玄,弱智皇帝白痴司马德宗得到了刘裕的支持。刘裕和桓玄一样,画的是整个江山,但刘裕比桓玄聪明,也有能力。在两晋看重门第出身的大环境中,贫家出身的刘裕要想获得权利,还需要树立自己的声誉。因此,正宗的司马家族后人司马德宗,即使是白痴,也暂时得到了刘裕的支持,刘裕的时机还没有成熟。
[img]351075[/img]
司马德宗在刘裕几次北伐声望逐渐增长的时候,终于失去了价值,被刘裕下令偷偷勒死。即使司马德宗是弱智的,但毕竟他是晋朝的正宗血统,即使他是一个白痴,他也有资格成为皇帝。想想他的祖先马忠,也是白痴。在八王之乱中,他要么被这个兄弟绑架,要么被那个兄弟绑架。这些绑架他的兄弟大多还是把他当皇帝,实际掌权。篡位是一个长期的计划,在有正版皇帝挡箭牌的时候很容易使用。例如,刘裕在时机到来之前仍然保留着白痴司马德宗的生命。当一切都准备好了,司马德宗就没有理由继续生活了。
司马德宗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说他是司马家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