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司马懿的玄孙,西晋亡国之君,投降后被羞辱,最后被杀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告诉你。
亡国之君的结局大多是无法忍受的,或者被杀或者被羞辱,很少有人能得到好的结局。司马懿的玄孙和西晋末代皇帝司马叶是代表之一。
司马叶是司马懿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燕的孙子,吴敬王司马燕的第三个儿子,名义上继承了已故的叔叔司马柬(秦献王),并继承了秦王的头衔。司马叶在攻击爵位时仍然是一个娃娃。他太年轻了,不适合附庸。他一直留在洛阳。在洛阳被匈奴士兵攻占之前,司马叶曾担任散骑常务和将军,但没有能力履行职责。
永嘉五年(311年),匈奴建立的前汉政权攻占洛阳,晋怀帝被俘,大量王公朝臣被屠杀,包括司马叶的父亲司马晏,但司马叶侥幸逃脱,在密县避难。司马邺避难期间,与叔叔荀藩、荀组等人相遇,再次被他们带到颍川、许昌等地。此时逃到徐颖地区的遗臣很多,大家考虑到国不可一日无君,便计划拥立司马邺,意图匡扶晋室。
以豫州刺史阎鼎为主谋的司马邺事件,得到前抚军长史王毗、司徒长史刘烨、中书郎李昕、荀藩兄弟的支持。按照他们的计划,一群人要经过宛城过武关,然后去长安。然而,在队伍开拔后不久,作为山东人荀藩兄弟、刘烨等人,他们私下溜走了,因为他们担心入关后会失去权力,担心长安难守。阎鼎非常生气,带领军队追杀他们,结果只杀了刘类,而其他人则没有被捕。
阎鼎平定骚乱后,继续威胁司马叶西进,在雍州刺史贾的帮助下,终于抵达长安。6年9月3日(312年10月19日),阎鼎等人正式成立司马叶为皇太子,登上祭坛祭天,建立寺庙和国家,实施大赦。司马叶上台后,他以阎鼎为王子,领导政府,贾彪为西部将军,以南阳王司马宝为大司马,拼凑了一个小朝廷。
然而,小朝廷一成功成立,就开始发生内讧。始平太守曲允、抚夷护军索臣嫉妒阎鼎的伟大成就,甚至带领军队攻打他,迫使阎鼎战败后逃往雍州。结果,他被彝族人伤害了。贾可在攻打卢水胡首领彭天护时,战败后在山涧中堕落而死。到目前为止,小朝廷的两个“支柱”已经丧失,政府自然落入曲云、索臣等人手中。
次年四月初一,晋怀帝遇难的消息传到长安,群臣随后立司马邺继承帝位,改元为建兴,为英帝。司马邺登基后,任命卫将军梁芬为司徒,曲允为使持节、领军将军、录尚书事,索臣为尚书右仆射,共同协助朝政。同时,为了笼络两大宗室军阀司马睿(占领江东)、司马保(占秦州)任命他们为左右丞相,希望他们能起兵勤王,匡扶晋室。
当时的长安城经历了战火的摧残,一片衰败的象征。根据历史记载,城市里的人居然不到100户,房屋倒塌,荆棘丛生,到处都是废墟。资金匮乏,朝廷没有车马服装,朝臣的官衔应该写在桑木板上,作为标志。军队只有2000人,只有4辆公共和私家车,缺乏设备,粮食和工资运输不能及时得到帮助。尽管数据过于夸张和不可信,但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情况确实极其危急。
皇帝继皇统也是永嘉之乱,天下崩塌,长安城中户不多,墙宇颓废,蒿棘成林。朝廷没有车马章服,只有桑版的号码。唯一的旅行,公私车四乘,器材多,运馈不断。《晋书卷五帝纪第五》
在这种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强大的外援支持,复兴晋室的愿望只能成为幻想。但面对破碎不堪、偏居一角的小朝廷,考虑到前汉军力强大,各地诸侯自保不暇,哪里还有实力勤王?晋军皇帝和官员在长安辛苦工作了四年,没有等到一名士兵和一名士兵的外援。此时,长安市士兵和粮食严重短缺,文武官员饥饿困倦,不得不收集野谷生存。
晋朝皇帝没有等待勤奋的王兵,而是等待前汉的军队。建兴四年(316年)8月,前汉将军刘耀率领军队包围长安,切断晋朝皇帝与外界的全部联系。两个月后,城市的米饭价格飙升,一斗价值黄金,大多数居民饿死,食人现象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自知逃亡无望,于11月11日向前汉提交投降书。六天后,前汉都城平阳被送往前汉,西晋正式灭亡。
[img]350976[/img]
到达平阳后,皇帝被命名为光禄医生和怀安侯。在他死后的两年里,皇帝遭受了刘聪的羞辱。他曾担任狩猎队的前导,并在宴会期间担任葡萄酒和洗酒杯的杂务,并服务刘聪上厕所,这让看到这一幕的晋朝遗臣痛哭流涕,导致刘聪的杀戮。
建兴5年12月20日(318年2月7日),晋英帝在平阳被刘聪杀害,一年只有18岁。
投降后,司马邺西晋亡国之君受辱,最终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