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讲魏晋风度之东晋桓温的故事——一个流芳百世还是一个真正的男人,有几千年的臭味,欢迎关注哦。
桓温是东晋著名的权臣。他能打好仗,砍掉成汉,收复四川。他在北伐中多次发挥了东晋的威望。桓温后来功勋过大,开始觊觎九鼎。虽然他没有最后篡位,但他废除了皇帝,惩罚了朝臣,这与叛徒没有什么不同。
[img]350855[/img]
桓温和王敦在《晋书》中被列入叛臣名册,这并没有冤枉他。桓温曾经说过:“既不能流芳后世,也不能复遗臭万载邪!”。《晋书》选择让它臭了一万年,但在魏晋南北朝,桓温威赫名下的光芒从未消失。
这样的人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
桓温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十五岁时是一个敌人。虽然他的父亲确实叛逆,但他仍然为父亲报仇。他得到了世界的认可,甚至连皇帝都向他许下了女儿南康公主。
桓温擅长带兵。他的军事生涯非常丰富。如果你感兴趣,你可以查看他的传记。周书纪年想说的是,桓温虽然不善于说话,但却是魏晋风度率真任性的代表。
桓温征服成汉时,《世说新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桓公进蜀,三峡,部队里有猿人。他的母亲在岸边哀号,走了100多英里,所以他跳上船,直到他死了。破腹,肠寸寸断。听到公众的愤怒,命废他人。”
猴子的哭声会让习惯用刀舔血的将军桓温生气。如果这样的人不坦率,那又是什么?
《晋书》还记载了一个故事:“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少为琅邪时种柳已十围,叹息道:木头就是这样,人怎么能堪!攀枝执条,金泫然流鼻涕。"
南朝诗人于新相应地写下了千古名篇《枯树赋》,赋中有一句云:“树就是这样,人怎么能堪?”。开国领袖毛主席晚年多次背诵该赋,从中可以看出桓温率真的是真性情。
对事物和人来说都是如此。桓温在处理犯错的下属时,应该按照规定接受杖刑,但桓温只让他轻轻意思几下,不能真正打架。时人嘲笑:“上带云根,下刷地脚”。桓温说:“我还是很担心的。”。
桓温对下属非常宽容。例如,陶渊明的祖父孟佳思维敏捷。有一次,他的帽子在聚会上掉了下来,这是一种严重的不礼貌行为,但桓温建议人们不要告诉他。孟佳上厕所时,桓温命令另一位著名学者写下嘲笑他的话,压在孟佳的帽子下。孟佳回来后,发现自己不礼貌,并写下了为自己辩护的话。这两篇文章都很聪明,这让与会者深感叹息。
从这里,周书纪年发现桓温对下属非常随意。即使在他准备篡夺王位的关键时刻,他的前下属谢安和王坦也多次故意拖延,因为他们反对。桓温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除掉了这两个人。如果谢安当时被删除,不久之后的飞水之战将另当别论。
[img]350856[/img]
桓温从心底尊重朋友,尤其是对于和谢安,桓温从头到尾都很关心,不管他们是自己的下属还是对手。
这样的人,到底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
桓温的一代名言是什么?他是一个流芳百世还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已经臭了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