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高顺比张辽更厉害。曹操为什么杀高顺重用张辽?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看。
熟悉汉末三国史,不难知道那是一个成王败寇的时代。许多能力过硬的英雄失败或早逝,背负着无能的诅咒。比如说到袁绍,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好谋而无决”、“做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舍命”等评论。他本能地忘记了自己一个人逃走了,这让董卓很害怕,忘记了自己可以统一河北四州,是最大的诸侯。在这些枭雄的指挥下,也有许多忠诚的人,最终被历史蒙蔽了双眼,如袁绍指挥下的将军颜良、文丑、曲义、顾问郁授、田丰等。
除了袁绍,还有一个诸侯,他的人才济济。他不是别人,而是温侯吕布。吕布的事迹,作为三国公认的第一猛将,不必赘述。让我们谈谈他手下的大才。当初为他效力的谋士有陈宫,不顾曹操的挽留,发誓要死,陈登的父子早早归降曹操;将军包括魏续、宋宪、侯成、张辽等将军,以及与吕布一起被杀的高顺。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曹操一直渴望人才。即使是曾经背叛过他的陈宫,他也不愿意杀人。为什么他不劝他顺利,而是轻易处死他?
若高顺只是一个普通的将军,没有能力,曹操不劝他,也没什么。但当时高顺并非无名小辈。他擅长治军。他的部曲“盔甲斗具精致整洁,每一次攻击都被打破”,被称为“陷阵营”。此外,他还擅长用兵。他打败了关羽、张飞、刘备所在的小沛和曹操的将军夏侯敦。他的能力肯定会让曹操兴奋不已。但曹操收降了张辽,为什么偏偏错过了高顺?对这个问题有以下看法。
一、张辽主动投降,高顺愚忠吕布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被张辽降曹前的破口大骂和从容死亡的态度所感动,认为张辽是曹操主动接受的。但在正史上,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只是提到:“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也就是说,曹操擒杀吕布后,张辽应该是主动归来的。与张辽不同,高顺忠于吕布。想象一下,一个平时被吕布剥夺兵权,愿意在关键时刻上战场,为吕布努力,毫无怨言的人会主动投降曹操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这样的人,即使曹操礼贤下士劝降,也不可能降。吕布被杀后,他的结局注定了。
二、高顺和张辽在吕布军中的威望不同
虽然张辽勇敢而足智多谋,但在吕布的指挥下,他并没有多少名字。如果曹操留下他的生命,让他掌管吕布的部曲,他可以让这些人安心,但不会产生任何向心力,从而形成反曹势力,给曹操致命一击。此外,张辽有能力,但在吕布的指挥下没有被重用。曹操根本不用担心。他会降而复叛。与高顺不同的是,既然他能训练出陷阵营这样的精英,他在军队中的威望一定很高。此外,他“清白有尊严,不喝酒,不受馈赠”,曹操可能比留下吕布更担心留在军队里。曹操敢用张辽,却不敢留高顺。
三、为了整个夏侯敦的脸
[img]350033[/img]
曹操的直系将领都出生在夏侯和曹家,夏侯敦一直是他手下的第一位将军。即使他伤了眼睛,他也几乎不再上前线,他的地位也从未动摇过。然而,高顺击败了夏侯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曹操保持高顺的生命,并委以重用,夏侯敦心里会怎么想?曹操更注重集团内部的稳定,而不是名将。对于高顺来说,他只能忍痛放弃。而张辽和曹魏阵营的诸将,却没有交集。
经过整个分析,不难知道,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曹操都只使用张辽,而不是高顺。即使高顺比张辽更出名、更有能力,也无法改变这个结果。
曹操为什么要杀高顺?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