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衣带诏书的董成是一个忠诚而爱国的人?他只是想和曹操争做权臣!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在《三国演义》中,汉献帝被曹操欢迎进入许都后,由于受不了曹操的专权,在建安五年,他把带血书的密诏藏在衣带里,给了骑马的将军董成,希望董成能暗杀曹操。董承接到密诏后,立即与工部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西凉太守马腾、
太医吉平和“左将军刘备”共同秘密谋杀曹操。然而,曹操在实施之前就发现了这件事。曹操立即杀死了董成和其他人。只有马腾和刘备因为不在城里而逃跑。后来,曹操仍然感到沮丧,直接杀死了董成的女儿董贵妃。董成带着圣旨被曹操杀害。董成似乎是一位忠诚、爱国的大臣。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董承被杀并不一定是衣带诏事件,毕竟董承当时手里是否有衣带诏还是有疑问的。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董承声称自己被汉献帝的衣带诏杀害了曹操。然而,这只是董承的一面之词,并不一定是汉献帝真的给了他秘密的诏书。因此,《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对衣带诏的真实性表示怀疑。更何况曹操迎汉献帝到徐都的时候,他们正处于蜜月期。汉献帝怎么能让董承杀曹操?
董成之会编造了一条衣带诏书来杀死曹操,但他想和曹操争当权臣。曹操和董成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好。早在建安的第一年,董成就拒绝了曹操进入北京。后来,董成不利于权力,决定把曹操带到北京。曹操进入北京后,试图吸引董成,但当时他不知道董成的秘密计划。因此,在与袁绍的战争之前,曹操将他的骑行将军地位交给了董成。
[img]347760[/img]
然而,即使曹操如此关注董承,董承仍然没有感激之情。对董承来说,曹操是一个必须被淘汰的人。汉献帝所在的许都是曹操控制的领土。如果这样下去,董承的地位将得不到保证。毕竟,为了权力,董成可以秘密地要求人们暗杀伏皇后,这表明他不愿意生活在别人身边。因此,在官渡战争的早期阶段,当曹操无意中处理后方事务时,他想杀死曹操,取代曹操成为汉献帝周围的权臣。因此,董承最终被杀,绝不能证明他是忠君爱国的人,只能说他是权力熏心的人。
[img]347761[/img]
作者认为,由于《三国演义》的渲染,董成变成了忠于汉献帝的忠臣,而曹操又变成了恶人。
董成:爱国者与曹操争做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