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宣,字少平,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初任北海相,后任洛阳县令、江夏太守等官职
东汉“光武中兴”时期,董宣是重用的治世能臣之一,任内政绩突出,深受人民喜爱。
董宣也是一位敢于在太岁头上动土的主人,挑战无视国法的皇族势力。
武帝刘秀的姐夫骑都尉胡珍,在军阀战争中战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刘秀特别尊重寡居的妹妹湖阳公主刘黄。
建武六年(公元31年),喜欢养鹅的湖阳公主经常带着家奴,呼啦啦前呼后到郊区水边放鹅消遣。
刘黄本人傲横跋扈,奴隶也肆意行事。
一天,公主的一个家奴在街上杀人。
董宣得知情况后,下令逮捕此人,谁知恶奴躲进徐府,死活不出来。
根据当时的法律,徐府属于禁地,地方官员不得擅入,更不用说搜查了。
董宣急得团团转无计可施,只好下令严密监视徐府人员的出入情况。
几天后,湖阳公主带着杀人嫌疑人外出。
接到情报后,董宣立即带人到城里的夏门亭,拦住了公主的车马,他上前用刀画地,大声指责公主的过失。
命令嫌疑人下车,拿下后当众处死。
湖阳公主很生气,回宫后向光武帝投诉。
刘秀得知董宣连皇家的面子都没给,大为恼火,于是打电话给董宣,准备用鞭子活活抽死。
董宣磕头说:“让我说一句话再死不晚。”
刘秀同意后,董宣正色说:“陛下盛德让国家光复中兴,现在却纵容公主家奴残害人民。我怎样才能管理世界?我不需要鞭打。请让我自杀。”
董宣说完话,以头撞到房柱,顿时血流满面。
此时此刻,光武帝刘秀觉得自己做得太多了,于是打算找个台阶,君臣之间,面子都很好看。
光武帝命令太监劫持董宣,并要求他向公主磕头。
[img]347489[/img]
强项令董宣
太监向下按董宣的脖子,董宣誓死不从,双手撑地,挺直头。
公主嘲笑弟弟:“听说文叔(刘秀字文叔)当百姓的时候,官员们不敢上门搜查曾经窝藏逃亡的罪犯。现在我成了皇帝,洛阳的一个小命令,你敢听你的命令吗?”
刘秀很尴尬,也很无奈,但并不缺乏理智,笑着说:“天子怎么能和普通人一样呢?”
因此,董宣被释放为“强项令”,白话是硬脖子县令的意思,给予30万元奖励。
[img]347490[/img]
在皇帝的认可下,“硬颈洛阳令”董宣继续大刀阔斧地打击豪强势力。
时人称之为“卧虎”,威严如虎,震慑着京城内外。
人们称赞他:“董少平不鸣。”
七十四岁的董宣五年后死于任职。
皇帝派使到他家吊唁,看到他的尸体上覆盖着粗布做成的床上用品,妻子和孩子相对哭泣。
环顾其家,一辆破旧的车,几斛大麦。
听了之后,光武帝很伤心:“董宣清正廉洁,可惜直到他去世我才知道啊!”
光武帝刘秀正重用了一批刚直不阿、不偏袒、敢作敢为、清正廉洁的官员,使得历代史家称赞的“光武中兴”成功实现,实现了千秋霸权。
董宣[硬颈县令]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刘秀也没办法见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