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一个臣子的荣耀是能出将入相,封万户侯,死后陪葬皇陵。再一次,我也希望能像“云台二十八将”一样、统治者常常像“麒麟阁十一功臣”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样缅怀追忆,让后人敬仰膜拜。
公元643年,年迈体衰的唐太宗为了纪念与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文臣武将,命阎立本以真人大小比例的形象画出了挂在凌烟阁的24位英雄的画像,以便经常去怀旧。
只要凌烟阁二十四英雄不太努力,基本上都能好好结束,但凡事都有例外,侯君集以谋反罪被处死。那么,侯君集是谁呢?他本可以享受财富,但为什么要谋反呢?
[img]343043[/img]
侯君集很早就跟随李世民到处打仗,并多次取得战功,后来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成为心腹大将。唐朝成立后,李氏兄弟不合,积怨颇深,每个人都想把对方置于死地,于是发生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侯君集作为李世民的亲信,是这次政变的主要支持者之一,毕竟政治斗争讲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幸运的是,侯君集遇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英雄,三下五除二杀死了王子和齐王,说对领导很重要啊。李世民登基后,大封玄武门之变有功之臣,侯君集以拥立之功被封为鹿国公,赐邑千户。侯君集突然从秦王府的幕僚变成了国家公爵,官位也在上升。后来,他还担任了官部尚书的重要职务。想想一个没有知识的将军能否参与政治事务。有多少同事会羡慕他,这表明李世民是多么重视和信任他。
要说侯君集为什么要谋反,还要说公元639年他率军攻灭西域高昌国。
西域佛教小国高昌国是当时连接东西方的重要交通枢纽。由于高昌国周围强敌环绕,这样的国情决定了它只能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谁强大就依附于谁。当时,高昌国王不知道哪个神经紊乱,产生了鄙视唐朝的想法,勾结突厥扣押了来唐朝做生意的西方商人和朝贡使节。更重要的是,他甚至联合西突厥攻打了唐朝的西方国家。唐太宗听到这个消息很生气,立即命令侯君集率领军队攻打高昌国。毕竟,他的胳膊扭不过大腿,侯君集毫不费力地摧毁了高昌国。
摧毁高昌国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不好的是,当时作为教练的侯君集中了私人战利品,没有很好地约束军队纪律,纵容下属抢劫财产。这被朝廷的一些人抓住了,侯君集将被关进监狱。朝廷官员向李世民报告了情况。李世民回忆说,他和他一起出生和死亡,所以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释放了他。
释放后,侯君集应该感谢上帝。毕竟,他做错了什么。皇帝没有追究责任。够了。但他有点小肚鸡肠。他认为自己功勋卓著,但贪图小财,坐牢。他总是感到愤怒。
侯君集是个粗鲁的人。他直言不讳,看到任何人都堵不住嘴。受了这么大的委屈,我得找个人聊天,抱怨,缓解心里的烦恼。不久之后,张亮被派往洛阳担任首都督。侯君集和张亮聊天,谈论过去,谈论他是如何得到不公平的待遇的。如果他对皇帝不满意,他会全心全意地说。最后,他告诉张亮,这一天不能过去。如果你叛逆,别忘了算我一个。
[img]343044[/img]
俗话说,说话者是无意的,听者是故意的。张亮也是一个心怀不轨的人。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感到惊讶。他认为立功的机会来了,所以他把侯君集的话告诉了李世民。但李世民认为这是空洞的。如果有这样的事情,他必须慢慢来。他暂时把它压下来。他仍然像以前一样对待侯君集。
如果一个人不死,他就不会死,但侯君集有死的天赋。他卷入了皇位继承的斗争,甚至鼓励王子谋反,这也是他必死的原因。当时太子李承乾地位不稳,又犯了一个错误,常常担心父皇哪天不开心,就把自己浪费掉。众所周知,一旦古代太子被废除,等待新皇帝继位后,往往不会有好下场,在皇家大院长大的李承乾深知这一点。得知侯君集心中也有怨恨时,便派侯君集女婿贺兰楚石到东宫商量对策。侯君集一听王子有请,便屁颠屁颠地去了东宫。王子问侯君集怎样才能保住王子的位置,侯君集暗示可以谋反,并说等到那天才能帮你一臂之力。果然,当两个有共同经历的人走到一起时,意见往往是统一的。当然,侯君集打了自己的如意算盘。他认为李承乾能力差,性格懦弱。如果叛乱成功,他将来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控制,他可以掌握自己的权力。世界将来不会是侯家的吗?
从东宫出来,侯君集心里感到害怕和不安,总想着哪一天泄密该怎么办,一旦谋反这样的大事失败了却要灭族,想想就可怕了。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做坏事之前总是感到不安。他晚上睡觉,半夜做噩梦。侯君集就是这样。可以想象他有多痛苦。痛苦是老李平时待他不薄,谋反名不正言不顺,一旦失败就会死。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别说天子脚下了,面对的是一个通过政变上台的皇帝。想想就让人喘不过气来。
果然,王子谋反后不久就被曝光,侯君集作为同伙也被逮捕。李世民还亲自审问侯君集,读到他有大功,想给他一条生活之路。但大臣们认为,如果连谋反罪名都可以赦免,以后别人也会怎么办,你李家天下还要不要?也可以看出老侯平时还是得罪了很多人,到了危机时刻大家都踩你一脚。最后,李世民只能处斩侯君集,没有他的财产。要知道在皇权社会,谋反被杀三族是有礼貌的,有很多严刑酷法。但老李觉得侯君集也有些功劳,于是大发慈悲,留下老侯的妻子和儿子为他守葬,也算是不幸中的幸运。
一失足成千古恨,一代名将就这样晚节不保,可悲可叹!
作为唐朝功臣,侯君集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