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三国曹魏重臣卫杜文武双全!卫杜生平的成就是什么?

三国曹魏重臣卫杜文武双全!卫杜生平的成就是什么?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三国曹魏至西晋的重臣魏都参加了灭蜀之战,并平定了钟会之乱。除了带兵大战,他还是一位伟大的书法家,被称为卫氏书派的奠基人。也许魏绍的文能武身份颠覆了很多人对三国时期武将的认识。其实魏国像魏绍这样的人并不多,曹操也是文武双全。然而,与其他三国人民相比,卫杜的知名度要低得多。让我们简要介绍一下下卫杜。让我们看看。

根据《三国志》、据《晋书》等史料记载,魏钧(220-291年),字伯玉。河东县安邑县(今山西夏县北)人。曹魏三国后期至西晋初年重臣、书法家、曹魏尚书卫觊之子。魏出身官宦家庭,年轻时仕于曹魏,历任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等职。从官职角度来看,早期以文官为主,长期在宫廷内。三国后期,司马昭获得信任,@ 魏灭蜀之战以镇西军司、监军的身份参加。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这种身份和立场,为魏绍最终除掉姜维钟会邓艾这三位名将奠定了基础,甚至埋下了伏笔。

随着后主刘禅的归落,公元263年,意味着蜀汉正式灭亡。蜀汉灭亡后,姜维来到成都参加了降钟会。因此,三位名将姜维、钟会、邓艾齐聚蜀汉都城成都。当时,邓艾在消灭蜀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可避免地滋生了居功骄傲的情绪。在此基础上,出于嫉妒或一山不容二虎,钟会和魏杜密扮演曹魏将军司马昭,说邓艾反对,于是收押了邓艾。钟会在解决邓艾的对手后,与蜀汉将军姜维密谋,准备在巴蜀背叛曹魏和司马氏。当然,姜维的目的是利用钟会叛乱的机会,以此计划恢复蜀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计和目的,比如魏旭、姜维和钟会。

经过一番准备,景元五年(264年)正月,钟会、姜维在蜀汉都城成都正式谋反。对此,作为司马昭派来的监军,卫冕自然不会和钟会一路走黑。于是,魏绍拿盐水喝,让自己吐出来,假装生病麻痹钟会。然后,通过联系益州的曹魏士兵,蜀汉都城成都陷入混乱。在一片混乱中,想造反的钟会和姜维相继被杀。除去姜维、钟会后,卫杜派护军田续到绵竹夜袭邓艾于三造亭,杀死邓艾父子。就这样,在短短几天内,奇才卫朔先后除掉了三国三大名将。

[img]340291[/img]

@ 之后,司马昭论功行赏,卫杜出任使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镇西将军。泰始七年(271年),也就是进入西晋时期,卫杜继续被司马炎重用,可以离开镇北,任命北大将军、都督幽州军事。然而,晋惠帝即位后,魏绍与贾皇后对立,最终在兵变中满门遇害,享年72岁。具体来说,根据《晋书》等史料记载,司马亮、卫杜在晋惠帝即位后成为辅政大臣。对此,贾皇后为了掌握西晋王朝的权力,将司马亮、卫杜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在此背景下,贾皇后首先以“谋图废立”的罪名处决司马亮,并于公元291年杀害卫杜满门。在这方面,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卫杜当年冤杀了邓艾的父子,现在被全门抄斩,也算是报应了。


三国曹魏重臣卫杜文武双全!卫杜生平的成就是什么?三国曹魏重臣卫杜文武双全!卫杜生平的成就是什么?

,,,,,,,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凌统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顶梁柱偏将军凌统生活
  • 凌统(189-237,一说217),吴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名气少,为人有国士之风,在多次战役中表...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