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曹操为什么不称帝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事实上,曹操已经具备了称帝的所有条件。为什么这么说?
(曹操剧照)
一是朝堂上下都有曹操。感情上倾向于汉朝的人,也被曹操压制或疏远。例如,于迅反对曹操称他为“公众”。结果,曹操给了他一个空食盒,把他从权力中心转移开来。因此,他抑郁了(有史料记载他服毒自杀)。就连荀子这样的人,曹操也很容易把他扳倒,别人更不敢说什么了。如果曹操称帝,朝廷就不会有任何障碍。
第二,汉献帝不会反对曹操。曹操曾两次打击汉献帝,并在他身边安置了三个女儿。汉献帝已经完全被曹操控制,没有反抗的脾气。此外,汉献帝本身也相对较弱,有点自在,所以他不会反对曹操的做法。
第三,江山其实是曹操打下来的。虽然江山本来是汉朝的,但是诸侯分裂了,汉朝早已失去了江山。曹操从贫穷开始,经过南征北战,虽然没有完全统一世界,但也实现了三分之一的统一。如果从总体实力来看,曹操可以算是实现了一半的统一。不管怎样,总之这些领土都是曹操打下来的,他称帝是有道理的。
第四,曹操称帝会促进天下归心。有人可能会说,曹操的皇帝会遭到刘备和孙权的更大反抗,他们有更多的理由与曹操作战。事实并非如此。曹操称帝不称帝,刘备和孙权都会对抗他。当他没有称帝的时候,他们也反复说他“奸臣偷命”,和他打架。所以,他称帝,也不会引起任何特别的反抗。此外,反不反抗主要取决于能力。没有能力。反抗有什么用?另一方面,曹操称帝,反而对天下有更大的号召力,让天下有主,有奋斗的方向。
[img]338758[/img]
(汉献帝剧照)
第五,曹操称帝比曹丕称帝好。有人说曹操不称帝,是为了让儿子曹丕称帝。其实曹操称帝比曹丕称帝好。曹操更有能力,个人魅力更大,号召力更强。曹操周围的文臣和武将都是曹操的人。曹操称帝,让他们感觉更有前途。因此,他们有更高的工作热情和更努力的战斗。曹丕称帝,不但个人能力不如曹操强,而且朝廷还会陷入权力斗争,反而会削弱整个国家的向心力。事实上,魏国后来陷入了朝廷的争夺,这与曹操没有尽快称帝有很大关系。
@ 无论如何,曹操都适合称帝。但他最终没有称帝。那么,曹操为什么不称帝呢?
在我看来,曹操在条件完全满足的情况下仍然不是皇帝,当然有很多原因。但主要原因是曹操比皇帝更完美。什么?
[img]338759[/img]
(曹丕剧照)
曹操在职业生涯中多次遭遇信任危机。多次有人议论纷纷,说他想做大,想当皇帝。这些讨论不仅来自袁绍、刘备、孙权等敌对阵营,也来自曹魏集团。@ 曹操曾多次表示,他不会做大称帝。例如,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明确表示,要向周公、蒙田、乐毅学习。周公全心全意地帮助年轻的周成王。虽然他遭到了蔡叔和许多其他人的诽谤,但他仍然必须全心全意地帮助他,而不是成为皇帝。蒙田手里拿着30万大军,很容易反抗朝廷。但蒙田宁愿被逼死,他也不领兵造反。乐毅一生不背叛老主。他被国君怀疑,从燕国逃到赵国,但他仍然不愿意带着赵国的军队攻打燕国。这三个人都是自己的榜样,他们应该像这三个人一样。
尤其是周公,可以说是曹操最好的人生模板。曹操曾经写过一首名著《短歌行》,里面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句子。他的一些诗出来了,已经被世界抄袭了,大家都知道。
曹操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受过教育的人都有理想。在受过教育的人心中,理想的价值大于生命的价值。对曹操来说,无论如何,这个国家已经是他的曹家族了,其他人也不能抓住它。不称为皇帝不会改变这个事实。然而,如果他是皇帝,他将是历史上篡夺王位的名声;如果他不是皇帝,他将获得“周公”的美誉。为了两全其美,曹操当然会选择不称为皇帝。
(参考资料:三国志)
曹操已经具备了称帝的所有条件 为什么到死都没有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