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高玄殿的记载很少。它是明清时期唯一的皇家道观。它的建设和维护经历了起伏。现在它被归类为故宫博物院管理,全面开始修复,以新的面貌展现在大家面前。关于这座建筑的故事,学者王建涛在紫禁城杂志发表的《高玄殿的沧桑(上)》一文中讲述了以下内容。
嘉靖帝痴迷于推崇道教的程度, 在古代帝王中,只有唐玄宗和宋徽宗可以与他相比。
宋徽宗称自己为“道教皇帝”。嘉靖皇帝不仅给自己加了道号,还给父母加了道号。他的父亲是“仁化大帝”,他的母亲是“妙化元君”。嘉靖皇帝有三个道号,分别是“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天上大罗天仙紫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
嘉靖皇帝尊重道教和鬼神与他从小成长的环境密切相关。他的家乡是道教的源泉。他的父母尊重道教,影响了嘉靖皇帝。
我们不能忽视嘉靖皇帝尊道的另一个原因。他继承王位的能力是正德皇帝没有儿子。
他以藩王入继大统,称帝后也久无子女,十分焦虑,于是通过做斋戒,请神保佑自己早生子,多生子,以保护明朝的江山世代相传。
此外,嘉靖皇帝还希望通过崇道、斋斋祈求长生不老。
嘉靖皇帝登基后,摧毁了寺庙,驱逐了僧侣,支持了道教,使明代道教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明朝嘉靖皇帝本人相信,要求所有臣僚尊道,尊道者升官发财。敢于说服劝诫者,从削职为民到枷锁监狱,到当场棍子死亡。
据《万历野获编》补遗卷四《废佛氏》记载,本朝嘉靖十五年,上既废禁中大善佛殿建太后宫。礼部尚书夏言,以殿中有佛像、佛骨、佛头、佛牙等,但建议以杜愚冥之惑,请有司俱埋中野。上述说法:“今天虽埋之,难道不会有盗发以惑民,可以议永除之吗?于是言复议投之火,上从之,凡毁金银佛像169座,金银函贮佛头、牙等13000多斤,烧之通衢。
经过两年多的大善殿旧址建设,慈宁宫建于17年(1538年)7月。为此,嘉靖皇帝还奖励了主持建设的武定侯郭勋、大学士李石、夏燕、太监高忠、兵部尚书张赞、工部尚书温仁和。
[img]338187[/img]
嘉靖皇帝对道教的信仰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起初,他做了一些改革,消除了前朝的缺点,纠正了官员的治理,裁员和抑制了太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执政初期,他相信道教的动机大多是消灾祛病,宗教活动也是有节制的,对朝政危害不大。然而,在执政的中后期,他逐渐迷信方士,祈求香继续,长生不老,开展斋戒活动,对道教的崇信达到了痴迷和狂热的程度。
嘉靖21年(1542年)移居西苑较长时间,致力于修玄,日求长生,不问朝政。他听从了宠信道士陶仲文等人的意见,在西苑修建了一座高玄殿,作为宫中练习科仪、祈祷的道场。
嘉靖皇帝尊重道教。为什么他在中后期追求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