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肇的故事,
说到东汉皇帝,很多人会非常不同意。他们认为他们是一群小皇帝。他们的权力要么由外戚控制,要么由宦官控制。《三国演义》的影响太大,这也让很多人认为汉献帝是除光武帝刘秀以外皇帝的缩影。
事实上,在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英是开国皇帝。他的儿子汉明帝和孙子汉章帝也非常强大,共同创造了明章的统治地位,而不是一个普遍的一代。此外,汉章帝的儿子汉和皇帝刘赵也是英明之主,他的成就非常惊人。
当刘肇继位时,他只是一个10岁的顽童。他的权力掌握在养母窦太后和外戚窦宪手中。他显然是一个傀儡。如果他胆小,他可能是后来的汉献帝,一辈子都在羞辱他。然而,刘肇的才华有点难以想象。
当他14岁的时候,仅仅依靠宦官和可怜的军队,窦宪就交出了将军的印记。此外,刘肇强强烈要求窦太后回到后宫,不再干涉政府,并将窦宪、窦都、窦景、窦都封国,窦的所有子女都被解雇。
[img]335769[/img]
像这样以雷霆手段杀害权臣的例子,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刘肇证明自己不是靠血气方刚,而是有着非凡的治国能力。他礼贤下士,宽于待人,安顿民心,抗击荣迪,终于迎来了繁荣的局面。他创造了“永兴之龙”,在田地和人口上都是东汉繁荣的,不亚于他的父母、祖父母甚至光武帝刘秀。
然而,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明君在27岁时就去世了。他的执政时间只有13年,更不用说向上帝借500年、50年甚至20年的生命了。也许他的成就比秦朝的汉武和唐朝的宋祖还要好。此外,当刘肇去世时,他留下了一个混乱。就连他的王位继承人也是一个刚满100天的婴儿。
这也是历史上令人费解的谜团。刘肇并非没有生育能力。他生了很多王子和女儿。但问题是,女王健康成长,十几个王子相继死亡。后来,他还有长子刘胜,一只幼苗,但刘胜患有严重的疾病。
史书记载了“慢性病”。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哪里有问题,哪里有问题,但情况肯定很不乐观。否则,汉朝和皇帝去世后,作为长子的刘胜根本没有继承权。他宁愿让一个刚出生100天的刘隆当皇帝。即使在刘隆去世后,邓太后也没有考虑刘胜,而是欢迎汉朝和皇帝的侄子刘刘珺当皇帝。
在古代,随着医疗条件的落后,出生婴儿的死亡率确实相对较高。然而,你知道,在此之前,刘邦生了很多儿子,刘秀也有很多孩子,都很活泼,为什么刘赵来这里,很难继续下去?刘赵本人也想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后宫太激动人心了,太多的斗争,太监和宫女不能依靠,都想谋杀他的儿子。
虽然没有实证,也拿不出实证,但刘肇想出了一个不可能的办法。他把新生的王子送到民间抚养,避免了宫中的是非。结果,当他死后,散落在民间的龙子出生100天的刘龙还活着。刘龙成为历史上最小的皇帝,只有100天就被抱在龙椅上。但他只在位200多天,成为历史上寿命最短的皇帝。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小觉认为刘肇的悲剧不在于宦官。没有人敢一次又一次地谋杀王子,也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汉朝皇室的婚姻观是罪魁祸首。
有一个汉朝,注重家庭,更注重皇室和大臣之间的通婚。刘肇是阴丽华皇后的曾孙,他和两位皇后都有血缘关系。第一位女王是阴的曾孙女,她的哥哥是阴的曾孙女。第二位女王邓绥的母亲也是阴的家人,也是阴丽华表弟的女儿。
虽然他们没有为刘肇生孩子,但可以看出,当时后宫的氛围是接近大臣和皇室的反复通婚,造成了生育障碍。即使是出生的孩子也很容易出生缺陷。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刘肇身上,也发生在汉朝皇帝面前。
[img]335770[/img]
可以看出,所有近亲结婚的皇室,未来越难。刘肇生的孩子很勉强,后来汉安帝也很难,只有一个自己的儿子。清朝也是如此。咸丰只有同治独苗,同治、光绪、宣统根本生不出儿子。紫禁城几十年来一直不听婴儿的哭声。另一方面,明朝虽然有些皇帝也有生育问题,但总的来说还是很繁荣的。这与明朝为了防止外戚坐大,后宫妃子基本上只从民间选择有很大关系。
汉代到刘肇这一代,是一个极盛时期,即后继无人,不得不无奈地走向衰落。
刘肇创造了一个繁荣的时代,但他英年早逝。他的儿子出生100天后被抱在龙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