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光的故事,
古往今来的将军,掌握兵权太久,往往没有好下场。问题不在于将军是否有叛逆的心,而在于将军是否有这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那就是定时炸弹,指的是什么时候爆炸;没有这种能力,就是棋盘上的棋子,任皇帝摆布,别担心。所以皇帝不容易杀将军,一旦杀将军,就是忍无可忍,不愿意用“温水煮青蛙”的手段“善”。士兵,国家的凶器;将军,执之凶器。在和平时期,皇帝宁愿用亲近信任的庸人来镇压叛乱;在混乱时期,皇帝会稍微考虑一下智慧和英俊,但忠诚是不可避免的。南北朝时期,发生了这样一件奇事,大军出征凯旋归来,中途突然听到皇帝死亡,统兵将军直接自己当皇帝。
吕光,很多人喜欢称他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帝”(尽管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是)。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活着的儿子,而不是等到他死了。吕光,字世明,略阳临渭人(今甘肃秦安人),家庭背景显赫。据说他是西汉太后吕雉的后裔。史书记载,他出生时的夜晚闪现着“光”,因此被命名为“光”。
吕光是一个典型的年轻人,成年人稳重,年轻时被骂挨打,只喜欢舞刀、枪、骑马、射箭等武术,经常去野外打猎。成年懂事,像变了一个人,喜怒不形于色,沉着大方,名声不明显。只有王猛认可才能。这位王猛是军政全才,助傅坚统一北方,官至前秦丞相。吕光是王猛的贵人,如果不是吕光的推荐,王猛不知道还在哪里隐居读书,奔波谋生。王猛和傅坚相遇,聊得很开心,短短一天关系就变成了“犹鱼之有水”。后来吕光被大秦天王傅坚重用,王猛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初入仕途时,吕光得到了父亲吕婆楼和朋友王猛的帮助,先任美阳县长,深得民心,后为鹰扬将军。鹰出自《诗·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年轻的吕光得到了这个官职,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一飞冲天是不可避免的,稍有功绩就不会重新升职。22岁时,是吕光第一次威震天下,成名世人。并州张平征伐傅坚,吕光随军。张平养子张蚝有万夫不当之勇,四五次来回冲击秦军阵型,无人敢敌。傅坚觉得脸上过不去,但自己手下却没有这样的猛人,只好传令全军:胜此人者,重赏。
傅坚也没有抱任何希望,只想着人海战术战胜。吕光一上场不久,就将不可一世的张蚝刺在马下,将其生擒。秦军大胜傅坚,张平投降。后来,傅坚真正认识吕光,知道他有才华。不久,宗室傅重等人叛乱,吕光尽力平叛,不被外界诱惑所感动,得到吕光心腹般的信任。建元十八年九月(382年),西域车师、姗姗两王长安朝贡表示愿臣服秦军,协助征服西域。但是当时前秦统一了北方,兵锋尤利,目标是天下南方,不是小西域,但又不想放弃西域。他想出了两全其美的策略:自己领兵南征,吕光持节代表自己经略西域。
[img]335201[/img]
吕光手里拿着五千铁骑、七万兵马和数万辅兵进攻西域,攻无不胜,战无不胜,声名威震西域。之后爆发了前所未有的超大型战役——飞水之战,前秦战败,傅坚众叛亲离,被叛军俘虏砍死。四年来,吕光终于彻底降服西域诸国,用2万多头运送了大量珍宝,以及中原没有的上万匹马和异兽。凯旋中途听说傅坚被杀,下令三军丧葬,自立割据河西。他没有直接宣布自己是皇帝,但他已经是一个真正的皇帝。
十年后,吕光成为天王(特色皇帝称号),建立了一个凉爽的国家。当他知道时间不多时,他立即成为了王子,害怕混乱,并不断对几个儿子说一些“兄弟”和“灾难小墙”(历史证明他们根本不听)。然而,吕光已经尽力了。
吕光带着十万大军远征西域,但凯旋归来的皇帝却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