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标题,很多朋友应该能猜出这篇文章是谁写的。是的,她是汉献帝的第二任皇后,也就是曹操的女儿曹节。然而,这个名字在历史上一直充满了疑惑。曹操是曹嵩的儿子,曹嵩也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父亲在《续汉书》中记载的名字也是曹节。裴松之在补充《三国志》时也同意了这一观点。——当然,这个曹节不是汉灵帝时的宦官曹节。
也就是说,曹操的曾祖父叫曹节,他的女儿也叫曹节,这是不合适的。有些人会说曹松只是曹腾的养子,但在那个时代,他非常重视礼仪和法律。继承给别人当养子不仅仅是喊父母,而是脱离了原来的父母关系,基本上和自己没有太大区别。因此,清朝历史学家侯康也对《三国志补充》提出了质疑:
景元元元年六月故汉献帝夫人节,若腾父名节,太祖不得复以名其女。
所以很有可能曹节这个名字其实是为了回避而写的。因此,也有一种说法是曹操的曾祖父原名曹荫。这种说法更合理,也可以解释曹节皇后名字的由来。
在汉代,外戚集团有很大的发言权。几乎随着皇后或太后的发展,一个外戚集团将崛起。即使霍光在权力下放时,他也应该把女儿送进宫殿,与皇室结婚。然而,曹操做得更好。在建安18年,他一口气把三个女儿送给了汉献帝,分为妻子,包括曹节。
曹操的三个女儿第二年被提升为贵族,仅次于伏皇后。然而,伏皇后的家庭背景如何与曹操相比。曹操把女儿送进了宫殿,冲进了皇后的宝座。因此,伏皇后成为了绊脚石,也成为了曹操清理的对象。
就在这时,曹操以十多年前伏皇后写给父亲的信为借口,讲述了曹操杀害董贵人家庭的暴行,言语不堪,动员伏皇后反抗曹操。虽然伏皇后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动作,但这封信一点效果都没有,曹操还是逼死了伏皇后,杀死了伏氏家族。
这样,曹操不仅敢于反抗他的力量,还空缺了皇后的位置。当然,他不会便宜别人,曹节自然成为汉献帝的第二任皇后。
事实上,曹节看起来风景无限,地位尊重,但有无尽的痛苦。一方面,她是汉朝的儿媳,另一方面,随着曹操的权力蓬勃发展,她的身份很尴尬。面对父亲,等于背叛了汉朝,背叛了丈夫;帮助丈夫,但不孝。
曹操死后,曹丕继承魏王爵位时,这种纠缠并没有减弱,而是大大加剧了。曹丕时,曹节的兄弟没有感受到姐姐的感情,放弃了梦寐以求的地位。他比曹操更果断。刚成为魏王,他就安排汉献帝禅宗让位。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曹节重复了200多年前后宫悲伤无助的一幕。
[img]334228[/img]
禅宗让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退位之君将代表国家权力的传国玉玺献给新皇帝。这时,玉玺掌握在曹节手中。曹丕派来的使者多次要求,被曹节骂了一顿。然而,汉朝的精神已经耗尽,一个象征性的物品无法阻止整体形势。你还得付钱。曹节无奈地把玉玺砸在地上,狠狠地咒骂:上帝不会祝福你的。你活不了多久!
这一幕让人想起了王政君。当时,王政君是太后。他的侄子王莽篡夺了西汉的世界。新王朝建立时,他还派人向王太后索要传国玉玺。王太后也无法恢复。她还把玉玺砸在地上,弄坏了一个角落。
和王太后一样,幸运的是,至少他们的家人赢得了世界,这使得包括汉献帝在内的曹节的结局并不悲惨。曹丕登基后,将河内县山阳县封为汉献帝,食城万户,被封为山阳公,曹节被称为山阳公夫人。在亡国之君中,汉献帝的结局是最好的,曹节的结局也是最好的。
曹节,汉朝最后一位皇后,最后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