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垂为何不想杀傅坚?傅坚败后为何亲手杀女儿?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看看。
公元383年,前秦傅坚带领大军南下攻打东晋,被谢玄打败为前秦灭亡敲响丧钟。
傅坚的前秦王朝,虽然表面上统一了北方,但在高压下只是一种联合状态。傅坚有一种收藏爱好。他将各种“英雄”重用,无论是前秦战败还是对方主动投靠。只要他认识到这一点,他就会重用它。
[img]333657[/img]
傅坚的手下收集了羌族姚氏、前燕鲜卑、鲜卑拓跋氏、匈奴、丁零、乌丸等小势力,甚至东晋将军朱序也被傅坚“收集”。
一个前秦王朝孵化了后燕、西燕、后秦、北魏,甚至赫连夏也与前秦有关。不得不说,前秦确实是各种力量的联合体。
前秦这样的势力,要想真正统一,至少需要两三代人的磨合,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也是王蒙一直劝傅坚不要攻打东晋的原因:贸然开战只会暴露更大的问题。
傅坚在飞水大败后逃往慕容垂,身边只有几千人,但此时慕容垂有三万人。慕容垂想恢复燕国。这时,如果他想对傅坚做点什么,傅坚别无选择。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也劝慕容垂杀了傅坚,但被慕容垂拒绝了。
慕容垂拒绝的原因大致有三:
一、傅坚信任慕容垂并重用,慕容垂不忍杀傅坚;
二、中原傅坚的势力依然存在;
三、傅坚的目的是回到关中,慕容垂的目标是河北,双方没有直接冲突。
王蒙曾用“金刀计”陷害慕容垂。傅坚不仅放弃了慕容垂,还重用了慕容垂。一开始,慕容垂宁愿逃离前燕也不愿在同一个房间里战斗。可以看出,他的心并不完全残忍和无情,所以他会感激傅坚并不奇怪。
若说第一个是慕容垂作为“人”来考虑,二、三个是慕容垂作为军事家来考虑的。
傅坚只是在飞水战败,而不是全歼。中原有大量前秦溃兵,这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此外,叶城还有傅坚的儿子傅丕。如果慕容垂杀了傅坚,这些人将不可避免地有共同的仇恨,投靠傅丕向慕容垂复仇。
傅坚必须回到长安,关中的局势更加混乱。姚昌、慕容伟、慕容宏等势力聚集在关中,随时等待咬傅坚。
姚襄的弟弟姚襄一直与前秦争夺关中,最终被前秦杀害。姚氏不会错过傅坚大败的好机会。
慕容氏与傅坚有国恨家仇,燕国灭在傅坚手中。
慕容垂把傅坚放回关里,只会和姚昌、慕容鸿等人竞争,让他们无暇东顾,慕容垂就能安心在河北发展势力。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姚昌是主动反秦还是被傅坚逼反?
慕容反叛后,姚昌跟随傅睿镇压平叛。结果前秦军大败,主教练傅睿战死。姚昌派他的长期历史去向傅坚请罪。结果,他被傅坚杀死,姚昌被迫反秦。
《晋书姚长载记》长遣龙翔长史赵都诣坚谢罪,坚怒杀之。
[img]333658[/img]
然而,在《资治通鉴》中,姚昌挖出了傅坚的尸体,并鞭打了他的尸体。如果姚昌和傅坚没有深深的仇恨,姚昌就做不到。伍子胥鞭尸是为了报仇。姚昌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他的兄弟姚翔。姚翔被傅坚杀了。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九》之后,秦主长掘秦主坚尸,鞭挞无数,剥衣羞耻,推荐用棘,埋在坎土里。
从姚昌的行为来看,姚氏一直仇恨傅坚,傅坚强迫反姚昌也不存在。
姚昌是关中三方势力中最小的。他暂时不能参加傅坚和慕容的战争,更不用说两败俱伤了。于是他带领亲信退到西方,在情况明朗后制定计划。
[img]333659[/img]
傅坚坚守长安几个月,最后不得不逃往西方。城里的豪族不想这样对抗,于是编了一首歌谣:“皇帝出五将长久”,皇帝逃到五将山会统治得更久。
谁会相信呢?但此时傅坚信,他已经绝望了。留在长安要么饿死,要么等待城市破裂被杀。这首歌就像傅坚最后的救命稻草,他不得不抓住它。
傅坚一逃,慕容冲就占领了长安。但慕容想回到河北老家,无意定居关中。因此,慕容冲劫掠长安,带领军队东下,与慕容垂争夺“燕国”正统。
傅坚逃到五将山,仍然没有避免自己的失败命运。姚昌一直在等待。被姚昌军队包围后,傅坚知道自己活不下去了。为了不侮辱女儿,他先杀了傅宝和傅锦。傅坚最终被姚昌杀死。他的妃子张太太听说傅坚死后自杀了。她是一个忠诚的女人。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八》坚以平生遇长有恩,尤其愤怒,骂张求死,称张夫人说:“羌奴怎么能侮辱我儿?”是先杀宝金的。《晋书·傅坚记》张夫人自杀
一代枭雄傅坚在位20多年,算是一位仁慈的君主,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不得不让人感叹。
为什么慕容垂不想杀傅坚?为什么傅坚死后自己杀了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