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奕的故事,
作为历史上最冤枉的皇帝,东晋废帝司马奕延龄,晋朝第12位皇帝(包括司马伦)是成帝司马衍的次子,也是司马丕的弟弟。作为一个出生在金汤匙里的贵族,司马奕一出生就被授予东海王称号。11岁时,他担任散骑常侍和镇军将军,19岁时晋升为车骑将军。哀帝即位后,将弟弟司马奕改封为琅琊王,并崇拜他为侍中、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让他参加军国大事,端是极大的信任。
楚蒜子先后三次临朝,扶立了五位皇帝
哀帝是个“短命鬼”,在位4年后死亡,一年25岁。因为哀帝没有孩子,临朝听政的楚太后在兴宁三年(365年)二月,将年仅21岁的司马奕扶上帝位,为晋废帝。楚太后,原名楚蒜子,是晋康帝的妻子,是穆帝的母亲(在晋哀帝之前去世),也是哀帝和废帝的阿姨。她曾三次临朝,扶立了五位皇帝(穆帝、哀帝、废帝、简文帝、孝武帝),在晋朝历史上极具影响力。
这时,楚太后以皇帝年轻为由宣布临朝听政,而司马桓温则坐在荆州,遥控朝政,使司马奕徒有了皇帝的名字,但手中没有实权。朝廷内外都受制于人,真的像个“双傀儡”。幸运的是,司马奕深知隐晦之术,上台后并不急于亲政,而是言行谨慎。大事小事都交给了楚太后和桓温,他成了“甩手掌柜”。但在黑暗中,司马奕密切关注形势的发展,耐心等待反击的机会。
桓温故意篡位,取代晋废帝
桓温作为晋朝的头号权臣,长期以来一直有篡位的想法。为了树立威望,赢得人民的心,曾西灭成汉,三伐中原。在建立战功的同时,他还将军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桓温篡位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然而,他知道自己的威望不够高,三次北伐的失败损害了他的声誉。在这种情况下,篡位只能通过废除皇帝来重树威望,根除异己。
但晋废帝在位期间言行谨慎,既没有残忍暴虐,也没有沉溺于酒色的表现,如此清白纯净,根本没有把柄可抓。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既然桓温找不到光明正大的理由,他就决定用皇帝的私生活做文章,通过泼脏水把他弄臭。为此,桓温派人到京师散布谣言,诽谤皇帝性无能,他的三个儿子是宠臣和妃嫔所生的“罪种”。
司马昱取代了废帝司马奕的帝位
当谣言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桓温威胁楚太后下诏,以司马奕不能生育、宫廷肮脏为由废墟他。晋元帝的小儿子司马昱被改为皇帝,是为了简文帝(“诬告皇帝长期以来一直患有无能的疾病,包括龙、计划、朱灵宝等。,而二美人田和孟生了三个男人,他们想封树。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见《晋书卷八》)。
楚太后的意令刚刚发布,桓温就派遣了骑侍郎刘亨到宫中收集玉玺,然后威胁司马奕搬出宫中。仲秋时节,天气仍然很暖和。司马奕没有时间打扫卫生,所以他穿着单身衣服走出西厅,然后乘牛车走出兽门,被数百名士兵护送到他当东海王时的大厦。看到这一点,群臣们都悲痛哽咽。司马奕不但被污蔑为性无能,而且没有任何过错就被废墟,堪称历史上最冤枉的皇帝。
司马奕被污蔑为性无能,真是冤枉
司马奕退位后,先后被降封为东海王、海西公,并被送往吴县西柴里居住,由吴国史刁彝、御史顾允领兵监督。此时,许多同情司马奕遭遇的大臣和将领以他的名义出兵反抗桓温,并计划再次帮助他登上王位。司马奕听到风声后,变得更加害怕,每天闭门谢客,以免被桓温抓到,被杀。
幸运的是,没过多久,简文帝和桓温就相继死亡,这改善了司马奕的处境。此时,天师道首领卢悚派弟子徐龙秘密访问司马奕,声称奉楚太后的秘密诏书迎接他回北京复辟。后者一度被感动,但最终在家人的劝阻下放弃了。司马奕知道复辟是无望的,害怕再次遭受灾难,所以她每天都沉迷于酒。一旦她发现她的妃子怀孕了,她就让她们堕胎,以免引起朝廷的怀疑。
孝武帝终于解除了对司马奕的戒心
此时,简文帝的儿子孝武帝在位。得知堂侄司马奕的各种行为后,他认为自己已经满足于屈辱和堕落,没有恢复的心,从而解除了对他的杀戮。太元十一年(386年)10月16日,司马奕在被废墟15年后,最终死于吴县住所,时年45岁。司马奕死后没有头衔,也没有皇陵。他通常被称为历史书上的废帝或海西公。纵观司马奕的人生,怎么会有“悲”字?
东晋废帝司马奕生有三子,为何被污蔑不能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