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无忌是什么样的人?以下是文章的详细介绍。
魏无忌是战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可以说,正是魏无忌的存在推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时间。虽然这是大势所趋,魏无忌不可能成功阻止他做什么,但魏无忌也相当强大,他可以用自己的能力推迟这件大事。那么魏无忌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能成为战国四君子之首呢?
1.魏无忌简介
魏无忌(-前243年),即信陵君、魏公子,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公子”。他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在信陵(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后人称之为信陵君。
魏无极正处于魏衰落的时期。他遵循孟尝君田文和平原君赵胜的辅助政治方法,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食客和护士,形成了自己的力量。魏无极礼貌的下士和紧急的困境在军事上两次击败了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和魏的危机。但魏安王多次怀疑,未能承担沉重的责任。243年前,魏无极因酒色受伤而死亡。十八年后,魏被秦摧毁。有《魏公子兵法》。
[img]330448[/img]
2.魏无忌是什么样的人?
战国四君子之首魏无忌,号信陵君。魏安厘王魏的异母弟,魏国第六个国君。魏国从梁惠王魏武时期的马陵惨败后,国势衰落,江河日落。西邻秦国,商鞅变法,张仪略地在列国中崛起,有兼并六国的趋势。没有一个国家敢真正抵抗秦国。魏国毗邻秦国,深受秦国的伤害。魏无忌在魏国衰落的时候,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食客和养士,形成了自己的力量。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两次在军事上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的危机。但多次遭到魏安厘王的怀疑,未能给予重任。信陵君于公元前243年死于酒色,18年后魏国被秦灭亡。
古往今来,他以礼贤下士的谦逊作风和急人之困的勇敢精神而闻名。魏无忌广招门客,有3000名食客。他的优点是,无论对方是富人还是穷人,他都能谦虚地对待对方,所以有很多圣人属于他,包括守卫城门的侯赢、杀猪的朱亥等等。这种知人善用,为了结交能人异士,降低身材,不顾自己尊为魏国公子的身份,更不用说侯嬴只是大梁夷门的守门人了。
史书记载了他在与门客结交时的态度:“执愈恭”、"颜色越和。“这足以反映他与圣贤交往的诚意和谦逊,所以有3000名食客,有无数人才真诚地为他提供建议,报告生死。著名的历史故事“偷符救赵”,体现了信陵君在个人安全救助和危难中的勇气。魏无忌在不敢出兵得罪秦国的情况下,自愿“欲以客往秦军”,其非凡的勇气确实令人钦佩。
[img]330449[/img]
三、四位战国君子
战国时期,四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以礼贤下士而闻名。他们是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他们被称为“战国四君子”。虽然人们对战国四君子或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他们都收养了成千上万的门客,维护自己的内部力量对付政敌,与敌人进行政治和军事斗争。他们是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
魏无忌(-前243年),魏的信陵君,战国四君子之首。他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王的异母兄弟。他善良贤惠。有了他,其他国家十几年都不敢动魏的心思。偷兵符的设计是以皇帝的命令救赵的,历史上留下了一个英雄故事“信陵君偷兵符救赵”。
赵平原君赵胜(约前308-前251年),战国四君子之一,赵贵族。赵武灵王的儿子,惠文王的弟弟。以贤惠而闻名。被封为东武(今山东武城),被称为平原君。3000名敢于死去的人被送进了他们的家,奖励了食客,并击退了秦兵30英里。不久,魏楚救兵赶到邯郸围攻。
楚国春申君黄歇(前314-前238年)是战国四君子之一,以辩论而闻名。四君子中唯一不是皇室的人。楚国王子作为人质被拘留到秦国。春申君以生命相抵,设计将王子救回楚国。楚国王子死后,王子登位后,崇拜黄歇为国相,称之为春申君。从此,黄歇辅国持权25年,说一不二,荣宠不衰。
孟尝君田文(-前279年)齐国:桂姓田,名文,战国四君子之一。他是齐威王的孙子,齐国宰相田英的妾。他被任命为魏国宰相,后来与秦、赵等国合作突破齐国。从那时起,他在诸侯国之间中立。
战国四君子是谁?魏无忌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