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曹睿是曹魏的第二任皇帝。他的父亲是曹丕,他的母亲是文昭甄皇后,也就是甄姬。曹睿是曹丕的长子。他继承了甄姬的美貌。他是一个英俊的男孩和才华横溢的人。他性格刚毅,判断力强,能包容忠臣的建议。
后人往往认为他平庸。就文学治理或武术而言,虽然他不如祖父曹操、父亲曹丕和叔叔曹植,但他也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他掌权于自己的双手,尊重儒家和宗教,优礼大臣,招募贤士,虚心接受建议,抵抗蜀吴,平定公孙,将辽东纳入曹魏版图,堪称有前途的君主。
[img]326720[/img]
曹睿从小英俊、非凡、精致、年轻、聪明、博学、永远不会忘记。曹操的祖父非常惊讶,非常喜欢它,经常让他和他在一起。在朝廷宴会上,他经常被要求与侍者并列。曹操曾评论道:“有了我的家庭基础,你可以继承三代人。”曹睿学识渊博,特别注重法律的研究。
黄初七年(226年)5月17日,文帝去世,年轻的曹睿在洛阳即位,为魏明帝。在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的帮助下,他开始了12年的执政生涯。
曹睿冷静、刚毅、知识渊博、断断续续,懂得制衡之道。他很快就在政治上做了自己的工作,这使得几位辅政大臣都白费了。通过多次战争,曹休、曹真和司马懿被调到边境,他们在首都的停留时间非常有限,有效地减少了三人对中央政府的影响。明帝巧妙地将四位辅政大臣中实力最强的三人调离中央政府,成功地收集了权威,掌握了权力。
从那以后,魏明帝一直牢牢掌握着魏的最高权力,一直是内外战争和政策改革的最高决策者,法令可以有效实施;没有足够的权力部长威胁皇权;甚至一些反对的决定也可以独断专行。
明帝在位期间,外战频频胜利。他登基后不久,就遇到了内外敌人的攻击。黄初七年(226年)8月,孙权攻打江夏襄阳,太和元年(227年)孟达反叛,太和五年(231年),鲜卑与蜀汉联手进攻。
诸葛亮直到青龙两年(234年)才攻打曹魏五次,孙权在234年攻打合肥。魏明帝成功抵抗了这些内外战争。
他重用曹真、张合、司马懿等著名将领与诸葛亮作战。诸葛亮235年去世后,魏蜀边境的情况有所放缓。同年,柯比可以被曹睿派出的刺客刺杀。鲜卑“种落离散,互相攻击,强者远逃,弱者请服”,北疆也稳定。
景初元年(237年),辽东公孙渊反魏,自力更生为燕王。今年,曹睿命令司马懿攻打辽东,司马懿随后带兵4万人,与牛金、胡遵一起前往辽东,打破燕军,杀死公孙渊,成功收复辽东。
从曹睿的行为来看,优缺点各占一半。他的优点是善于军事计划,明确监禁,能够直接训诫客人。曹睿在古代封建君主中很少见,这是他的特点。曹睿最大的缺点是奢侈过度,在确定继承人和辅政大臣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错误。
[img]326721[/img]
曹睿是曹魏的第二任皇帝 为什么曹睿没有机会死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