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汉代三老是什么,
在古代中国,皇权无疑是至高无上的,正如《诗经》所说,“普天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但你知道吗?古代有这样一种职业,即使贵为天子,见到他也要鞠躬,还要给他倒酒,给他夹菜。
这不是大鹏满嘴跑火车。据史料记载,公元59年冬十月,汉明帝首次在辟雍举行养老礼。
什么是辟雍?是天子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环水为雍,圆形像辟(璧),象征着王道教育的完美。
在这次盛会上,汉明帝任命李鞠(为刘秀的诸子当过老师)为三老,桓荣(为汉明帝当过老师)为五更。
说到这里,大鹏觉得要注意一点:三老不是三个人,而是一个人;五不是五个人,而是一个人。
在这一点上,大鹏和郑玄的观点是一致的。蔡勇认为三个人总是三个人,五个人是五个人,这可能是对文学的正义。
汉明帝刘庄坐车来到太学讲堂时,亲自站在屏风前迎接,互相礼仪。
然后,汉明帝向东走,向西走。进屋后,汉明帝向李鞠躬,请他入座。
因此,李鞠面朝东方坐下(汉朝以东为上,这是尊位),三公上前为李鞠摆几个案例,九卿上前为李鞠摆鞋。
汉明帝迅速卷起袖子,亲自操刀,切肉祭祀(祭祀时供奉的肉),然后蘸酱,请李鞠吃,敬酒。
这还没结束,汉明帝一边献酒肉,一边嘴里还要碎念:你慢慢吃,别呛;慢慢喝,别呛。
[img]325808[/img]
至于五更桓荣,待遇会差一点,只能坐在南方,三公献酒肉,但礼仪和三老一样。
汉明帝还下令李鞠、桓荣终身享受2000块石头的工资,并奖励全国三位老人(县、县、乡)每人一石酒、四十斤肉。
由此可见,当时三老制度是有完整体系的。国有三老,县有县三老,县有县三老,乡有乡三老。
那么,这个制度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呢?据说周天子设立了这位以父兄之礼尊敬老德高的退休官员,以提倡孝道和友谊。
那为什么要叫三老五呢?郑玄认为,以三五命名这一制度,就是以三辰五星照亮世界。
三星和五星是什么?在古代天文学中,三星是指日、月、星,五星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
当然,也有专家认为,以三五命名这一制度,就是担任这一职务的老人更了解三德五事。
那么,什么是三德五事呢?据大鹏所知,三德是正直、刚克、柔克。五事呢?外表、言语、视觉、听觉和思考。
这一制度建立以来,一直连绵不绝。秦置乡三老,西汉增置县三老,东汉后设县三老,并置国三老。
有史料为证:陈胜攻下陈后,曾召三老、豪杰讨论大事。在他们的支持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据史料记载,刘邦登基后,也曾举民年50多人,有修行,能帅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
然后选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长、丞、尉以事相教,复不兵守。这使得刘邦成为设立“县三老”的第一人。
那乡三老主管是什么呢?汉代十里一亭,设亭长。汉高祖刘邦在造反前曾担任过这一职务。
接着,十亭一乡,乡有三位老人,有秩序或守门员,游。三位老人负责教育;有秩序或守门员负责诉讼,征税;游负责公共安全。
从这个角度来看,汉代的“乡三老”、“县三老”虽然在基层,但绝对是当地有名的人,有一定的号召力。
@ 他们掌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乡党的舆论,对“乡举中选”的调查往往起着关键作用。
@ 汉代的乡三老、县三老可以向朝廷反映地方官员的政绩,实际上承担着对朝廷官员的监督职能。
此外,三位老人仍然制定了地方法律法规的立法会议。即使朝廷政策法规在地方实施,也要得到三位老人的支持。
三位老人不仅对地方政治活动有足够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引起皇帝的高度重视,影响中央政府的决策。
汉武帝时期,江充利用巫术事件诬陷王子刘据。王子又气又怕,就杀了江充,并发兵自卫。结果,他失败了。
汉武帝认为王子是公然造反,大臣们纷纷附和。“在这种情况下,壶关三老茂大胆写书,提出异议。
他以为王子是被江充逼的,进则不得上见,退则困于乱臣,才起来杀充,救难自免,无邪心。
[img]325809[/img]
三老茂的书触动了汉武帝刘彻。后来车千秋复为太子伸冤,于是汉武帝遂族灭江充家。
从这个角度来看,三老的地位和地位都很特殊。既是官,也不是普通官。既是普通人,也不是普通人。
特别是县乡两级的三位老人,都是从老百姓中挑选出来的,具有民间代表的性质,是一种简单的人民自治制度。
但他们不是普通人,除了可以免除兵役外,还经常和宗室、高官一起,被皇帝赐予米、丝等。
读完这篇文章,相信大家对汉代的三老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大鹏觉得有点像现在的人大代表制度。
汉代三老的官职是什么?皇帝见了为什么要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