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魏晋以来,虽然高门族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他们在社会上仍然有很高的地位。因此,笼络高门已成为梁武帝的一贯政策。
然而,如果梁武帝仅仅依靠这些大家庭,就很难支持他的政权。一方面,梁武帝优待士族,成功得到他们的支持,另一方面,他将实际权力交给中下层贫困家庭的孩子。
例如,范云、沈约、徐勉等人在进入仕途时受到了梁武帝的特别关注,后来掌握了实权。因此,梁武帝巩固统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协调高门与贫困家庭的关系,共同支持他的政权。
[img]323717[/img]
梁武帝利用佛教维护封建统治
不仅如此,梁武帝还利用宗教,尤其是佛教作为统治人民的思想武器。梁武帝从小就“博学多通,文武才华横溢”。他研究儒家、道教、佛教,甚至历史和文学。
梁武帝从维护封建统治入手,认为儒、道、佛都有自己的妙用。儒家教导人们遵守礼仪和法律;道教劝说人们不要在意竞争;佛教引导人们向往极乐净土。他们的共同点是人们应该满足于现状,不要反抗和战斗。
[img]323718[/img]
天监末年,梁武帝的人生态度和思维倾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宠爱三教到奉佛。他认为佛教理论和佛教实践方法对人民更有吸引力,所以他把佛教视为民族教育。
梁武帝执政后期,他越来越痴迷于佛教。他不仅肆意建造寺庙塔,还施舍僧尼,大力支持寺庙经济。他一次施舍,往往价值几千万。
在梁武帝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寺庙在经济和权利上发展迅速,甚至以当铺、钱庄的形式聚钱剥削人民。
特别荒谬的是,梁武帝不仅亲自到寺庙讲经诵经,还在大通元年、中大通元年、太清元年三次舍身同泰寺为奴,然后公卿以1亿万元的钱赎回,从而获得了“皇帝菩萨”的称号。
在梁武帝统治的47年里,虽然他相信佛教,但他并没有拒绝和压制道教和儒家思想。这种宽容的态度更容易赢得人民的心,这有利于他的封建统治。
[img]323719[/img]
梁武帝以身作则,成为虔诚的佛教徒
梁武帝在佛教上挥霍无度,但他的日常生活非常简单。史料记载梁武帝:“穿着衣服,穿着衣服,一冠三年,一年两年”。不仅如此,他不喝酒,不听音乐,甚至在寺庙里当僧侣时,他甚至不去朝廷。
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梁武帝不得不禁欲。《梁史》记载他“五十多岁就断房,不和女人住在一起”。也就是说,根据梁武帝86岁去世的时间,他已经近40年没见过女人了。
事实上,梁武帝早期还是一个很有军事才能的人物,但是自从他信佛以来,在政治上却一直昏昏欲睡。
太清元年,梁武帝接受了东魏叛军侯景,破坏了梁与东魏的关系。接受后,他反复无常,准备出卖侯景,交给东魏,最终被侯景发现,引发了著名的“侯景混乱”。
此后,梁武帝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没有果断采取正确的对策,最终被侯景饿死。就这样,历史上唯一的“皇帝菩萨”去世了,他的所作所为被人们憎恨,他的死因被人们嘲笑了几千年。
萧衍,40年没进后宫,最后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