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汉献帝的退位生活,
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的生活可谓颠倒起伏,充满传奇色彩。汉献帝刘协幼为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被称为“董侯”。汉少帝即位,被封为渤海王。改封陈留王,经历宦官之乱。公元189年9月,董卓篡夺大权后,陈留王刘协被任命为皇帝,正式成为汉献帝刘协。然而,刘协成为东汉王朝的天子后,并没有号令四方,而是成为了各权臣手中的傀儡皇帝。
曹操威胁天子命令诸侯后,刘协不愿意成为傀儡皇帝,驱使董承和伏击士兵反对曹操。结果,他失败了。建安25年(220年),首相曹操去世后,在魏王曹丕的逼迫下,汉献帝刘协退位,降为山阳县公,保留了天子礼仪。值得注意的是,汉献帝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后,他的生活才真正开始!
[img]323433[/img]
一
@ 河南洛阳人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至234年4月21日)。东汉末代皇帝(189-220年在位),汉灵帝刘红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亲为灵怀皇后王荣。汉献帝刘协在被贬为山阳郡公之前,是东汉王朝的天子,或渤海王、陈留王,似乎都在山阳公之上。然而,作为东汉末年的傀儡皇帝,汉献帝刘协不仅没有真正行使皇帝的权力,而且还受到董卓、曹操、曹丕等人的威胁。他还看着东汉王朝在自己手中结束。
从这个角度来看,汉献帝刘协的生活不仅充满了悲剧,而且非常失败。相应地,汉献帝被贬为山阳公后,虽然不再是皇帝,但比皇帝更有意义。这是刘协成为山阳公后,终于可以跟随自己的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img]323434[/img]
二
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曹操去世后,曹丕强迫刘协禅给他皇位。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禅位于曹丕。曹丕成立曹魏后,他没有亏待汉献帝刘协,把他封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封地上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寺奉汉祭。汉献帝刘协被贬为山阳公,住在山阳城(今焦作)。
对于40岁左右的刘协来说,他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也就是说,刘协放下皇帝的架子,愿意与人民同忧,耕种菜园,帮助世界悬壶。刘协成为山阳公后,本可以继续养尊处优。毕竟曹丕已经明确对待了他的天子。然而,刘协涉足农桑,走访贫困。因此,山阳公刘协深受人民喜爱,人民尊敬父母,传播了许多传奇故事。
[img]323435[/img]
三
对山阳公刘协而言,其封地位于河南省焦作市。而这恰好和曹魏都城洛阳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换句话说,这也让山阳公刘协远离了权力的漩涡。在此之前的几十年里,刘协虽然掌握了实权,却一直深陷权力的漩涡。在这个过程中,刘协不仅没有时间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还被曹操等人一步步流离或压迫,整天恐慌。
@ 塞翁失马后,刘协成为山阳公后,致力于融入民间,利用在宫中学到的医术,与曹节皇后一起帮助世界,治愈人民。值得注意的是,曹节虽然是曹操的女儿,但成为刘协的妻子后,曹节一直陪伴着他。尤其是刘协失去天子后,曹节依然不离不弃,心甘情愿地陪伴着刘协一生。
[img]323436[/img]
四
@ 公元220年后,刘协和曹节从云台山挖下来的中草药从不收费。他们不需要钱扎针、艾灸、拔罐和刮痧。他们只收取购买的药物的费用。作为前皇帝,刘协无疑把钱当作粪土,也就是说,他希望做好事,积累美德,这样他就可以在余生中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明朝的那些事》的作者——明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对刘协来说,汉献帝刘协的生活显然是非常不成功的。一个傀儡皇帝自然是任何皇帝都不喜欢的生活。然而,在成为山阳公刘协后,他终于可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山阳公刘协的生活至少更成功、更有意义。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刘协寿终于睡着了。魏明帝曹睿得知这一消息后,带领群臣亲自哭祭。同年8月,曹魏以汉天子礼仪将刘协葬在禅陵。死后的头衔是孝敬皇帝。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曹丕逼汉献帝退位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事实上,生活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