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父子之死与卫青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卫青杀了他们?

李光父子之死和卫青有什么关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卫青和李光都是西汉著名的将军。漠北之战使卫青与李父子的死亡纠缠在一起。漠北之战的部署是卫青故意整理李光,李光的死是卫青战后问责造成的吗?这是否符合卫青宽容豁达的性格描写?

[img]321253[/img]

漠北之战与李广之死

漠北之战是汉武帝时期汉匈之战中的最后一场重大战役,也是当时武将们做出贡献的最后阶段。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启动前,原定出征名单中没有著名将军李光,但一生中几乎从未缺席过汉匈战役的李光极度渴望参战。这位著名将军从未在汉匈战役中取得过重大胜利,这也导致了60多岁的李光未能封侯。因此,李光多次在汉武帝面前请求参战,汉武帝最终无奈之下同意李光以前的将军身份与西路军卫青一起攻打匈奴。

卫青大军出塞后,通过抓捕俘虏的方式得知匈奴单于位置,于是战争一触即发。这时,魏青突然命令李光与右将军赵食见面,然后带领军队绕道复制,与中路军队合作,包围匈奴。接到命令后,李光非常不满。他要求魏青和主力一起出战,从东路绕道而行,水草稀少,很难及时赶到战场。然而,魏青不愿意改变命令,特别是在历史记录中,汉武帝警告魏青,李光年纪大了,运气不好,不要让李光成为先锋,直接与匈奴作战。

无奈的李光只好跟着东路走,但他真的迷失了方向,没能如期到达战场。当李光等人再次遇到卫青大军时,已经是卫青所部打完漠北之战回师的路上了。悲伤和愤怒的李光回到他的营地。魏青安排人员询问迷路情况。李光没有回答,所以魏青安排人员询问李光的下属。结果,李光说他会亲自解释。到达魏青的营地后,他讲述了自己的抑郁,然后自杀了。

[img]321254[/img]

复仇和被杀的李敢

同样在漠北之战中,李光的小儿子李敢被安排与霍去病率领的东路军作战。在这场战斗中,李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因此被封为关内侯。在漠北战争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18年,李敢得知父亲自杀的原因后,认为魏青故意调离父亲李光。为了报仇,他殴打了当时西汉最高军事指挥官魏青,但魏青没有调查,也没有隐瞒。然而,魏青的侄子,另一位大司马霍去病,也很年轻,很有活力。他不能容忍叔叔被下属殴打。他利用与汉武帝一起出去打猎的机会,在猎场射杀了李敢。

[img]321255[/img]

在漠北战役中,李光的自杀卫青负有多大责任?

决定让李光离开主力部队与右将军赵食其见面的人,确实是卫青。在某种意义上,这一决定确实导致了李光的自杀。但我们应该看到,司马迁也在史记中明确表示,这是汉武帝在出征前对卫青的指示。虽然卫青将不受外国君命的影响,但没有必要故意违反汉武帝在这个不影响战斗大局的地方的委托。毕竟,卫青当时的处境和地位也很微妙。

既然汉武帝同意李广出征,为什么要对卫青提出这样的指示?史记还记载了原因,一是李广老了,二是李广运气不好。事实上,这两个原因中更关键的是第二个。李光一生中几乎从未缺席过汉匈之间的大大小小的战斗。然而,除了当地的守卫时期外,汉朝对匈奴的积极进攻李光一次也没有取得成果,因此他从未被军事成就封侯。相反,一些资历和能力都不如他的人,却能运气好,随着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名将出征获得军功而被封侯。因此,当时人们都认为李光是个不幸的人。

漠北之战是汉匈之间的最后一场决战。汉武帝历时数年,竭尽全力,希望一战能彻底解决匈奴问题。在这样的战略决战中,汉武帝不容有失。他不想让任何可能的因素导致他的努力浪费。当然,这也包括运气因素。战前他不愿意安排李光出征,但受不了老将李光的反复请求。他不得不安排李光和他一起出征,并告诉魏青不要让李光成为先锋,直接与匈奴作战。

同样,在卫青的立场上,一方面是皇帝的亲自指示,另一方面是他需要确保这场战争必胜,并努力取得胜利。但不可能让李广呆在后面不参战,所以把李广调到迂回包抄的右边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李光不能赢,但人们在做出重大选择时会有迷信的想法和行为。在现代社会,不是有很多足球教练会选择自己的幸运服装,或者做一些能给自己带来胜利的固定行为吗?

但是李光的迷路真的是卫青刻意安定的吗?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毕竟,李光的部队也是汉军的重要力量。魏青当然希望这支有生力量能在决战中发挥作用。当时,汉军深入漠北戈壁和草原。没有人能确定他们不会迷路。他们依靠过去的经验和军队中的匈奴士兵作为向导。只能说,魏青为他们选择的总体方向确实是绕道而行,但这并不是一个完全不可能的死胡同。只能说,李光自己的运气或当时的选择导致了他们失去参加战争的机会。

魏青问是否故意强迫李光自杀迷路。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对魏青有点委屈。历史记载也明确表示,魏青安排长史送酒肉慰问李光部,顺便问一下迷路的情况,以便向汉武帝报告。这是他作为军队教练的职责,也是他应有的权利。根据当时汉代的法律法规,这种迷路失期是一种被斩首的罪行,但当时他可以用钱赎罪来免除死刑。卫青问原因也是很有可能保住李广的生命,让他用钱赎罪,卫青以前的下属也有过同样的情况,而李广本人也有过同样的经历。

此外,在李光没有回答长史的询问后,卫青才安排人员到李光的下属那里听对质的消息。在这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卫青并没有让李广难堪,毕竟,从当时的地位来看,李广在卫青面前根本没有资格摆谱。卫青是当代将军,负责统领所有汉军。卫青是汉匈战争以来取得最大成就的将军。卫青完全有权当场赢得李光的不回答态度。但卫青没有这样做,显然还是给命运多舛的老将留下了几分面子。

综上所述,卫青和李广父子的死(尤其是李广的自杀,李敢的死应该更多的是偶然的)确实有一定的关系。然而,卫青并没有故意杀死李广的动机和必要性。他按照汉武帝的指示进行了调查,并按照自己的职责进行了调查。此外,根据卫青以前对其他将军的做法,他认为李广回到长安后最多只能用钱赎罪,所以他没有考虑到李广会突然自杀。而李光本人则更多的是理想和抱负的破灭,导致心情极度悲愤,所以才会在羞愤之下拔剑自杀。


父子之死与卫青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卫青杀了他们?父子之死与卫青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卫青杀了他们?

,,,,,,,,

  • 汉灵帝大造裸游馆:特选美丽宫女为其裸体划船
  • 大多数中国古代皇帝喜欢娱乐。娱乐有不同的规模和形式。其中,水上游乐是主要的娱乐方式。水上游乐主要是游览湖泊。在过去,...

  • 哭也是一种能力:汉高祖刘邦两哭嬴军心民心
  • 刘邦成为皇帝是不允许的。刘邦在这个过程中哭了两次。这两次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邦的诡计令人钦佩。他值得成为一代创...

  • 汉朝皇帝刘恭为何被罢黜?与吕后有什么关系
  • 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国家,虽说皇帝无数,但是其中也不乏遭废黜的皇帝,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到底是谁呢?他就是...

  • 揭秘:班婕钰被惨害 汉成帝[牡丹下死]之谜
  • 班婕钰(前48)——前六年),西汉女文学家楼烦(今山西省宁武)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形的女儿,班固和班超的姑姑。汉成帝的妃子,善诗...

  • 汉朝皇帝刘恒:汉朝历史上最孝顺、最节俭的皇帝
  • 文帝当政之初,就用母亲教给他的黄老之术治理天下,与人民休息,造福人民。登基后,他连发两条诏书,表示要做亲民皇帝,大力...

  •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没听范增的暗示杀了刘邦
  • 项羽在打败章邯,迫使他投降之后,也领兵直奔关中而来,范增劝他趁机除掉刘邦这个对手,项羽就下令准备,要在第二天进攻。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