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宽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倪宽不出名,但他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儒家《尚书》的代表。他是一位集《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于一体的大学生。倪宽还有一位著名的师兄司马迁。
[img]320171[/img]
倪宽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尚书》的学术成就和治国运用
倪宽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他依靠为学校伙房做饭来换取学习的机会。有一个成语叫“带经锄”,讲的是倪宽的故事,说他为别人打工,下地干活的时候,锄头上要绑一卷经书,休息的时候拿出来看。下图是我编制的《西汉儒家五经谱表—尚书学派》。
[img]320172[/img]
好学习,他有机会得到著名教师的指导,崇拜欧阳学校的创始人,欧阳生博士。西汉的医生比现任院士的黄金含量高100倍。他们都是五经的顶尖学术大师和皇帝的政策顾问。
欧阳生,姓欧阳,名不详。欧阳生的老师是秦博士伏生,他也姓伏生,名不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秦朝的学术禁锢,很多书都被烧毁了。学者只能冒着生命的威胁偷偷学习,不出名。
西汉学术开襟后,儒生连书都没有,只能靠老儒生的记忆,默写经典,《今文尚书》主要靠伏生的记忆。
倪宽的第二任老师孔安国是孔子的第十世孙。他是《古文尚书》学派的启蒙人。孔安国修缮孔府老房子时,不小心从夹壁得到了58篇《古文尚书》,发现《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有很大的不同,于是开始了《古文尚书》的研究。
[img]320173[/img]
倪宽是汉初《尚书》学者,少数精通古今派系的学者。
《尚书》学习治国理念与汉武帝一朝的酷官政治格格不入,但倪宽补官的“廷尉文学中风史”却被排除在外。起初,不善于言语表达的倪宽被排除在外。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倪宽代替张唐写了一份疑似裁决报告,赢得了汉武帝的赏识,并逐渐走进了帝国的政治忠诚。
为什么一份报告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原来倪宽的报告是根据《上书尧典》和《舜典》写的。也就是说,倪宽判刑的标准是指“圣人之道”和王道。这种模式相当于以圣人之道的标准为理论依据,远比张唐的法家思想更深刻、更有说服力和亲和力。
从此,张汤改变了不学儒术的习惯,虚心向倪宽请教:“汤是乡学,以宽为奏,以古法义决疑狱,十分重要。”
[img]320174[/img]
二、治理地方官员的成就
元鼎四年,倪宽升任左内史,相当于长安市市长。按照上古宽仁的理念之国,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宽既治民,劝农业,缓刑,理狱诉,卑体下士,务在于赢得人心;选择仁厚士,推情与下,不求名声,官民信爱。”
后来,倪宽主持了“六辅渠”的挖掘,改变了郑国渠上游南岸高地水源不足的问题,消除了“100亩收获但100块石头”的困境。为了解决农民用水纠纷,他还制定了“水令”,使人们依法用水,各自和平。
倪宽还根据农民的收入采用了不同的租金税收征收方法。虽然税收征收速度较慢,但它避免了一刀切给穷人带来的困境。历史书还记载了一件事:
[img]320175[/img]
后来有军发,左内史以负租课堂,当免。民闻当免,恐惧之中,每个人都有牛车,每个人都有责任,输租是最大的。“上课更奇怪。”
当国家出现特殊情况,需要紧急征税和粮食时,左内史的人们听到了风,每个家庭都争先恐后地向政府运送粮食,速度比任何地方都快。这件事让汉武帝感到难以置信。这是仁政的结果。通常,政府会考虑人民。当国家需要人民处理时,人民的能量就会得到反映。
三、制定《太初历》
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是在太初历的基础上修订的,也就是说,太初历已经使用了2000多年!
[img]320176[/img]
《太初历》是倪宽当御史医生时主持修订的,司马迁也是参与者之一。《太初历》比早期的《朱旭历》更准确。推定回归年为365.3851539日,1月为29.4381日,19年为7个闰月。同时,24节气也融入了历法。
此外,倪宽还为汉武帝封禅泰山,参与了相关礼仪的澄清,并与汉武帝一起参加了封禅仪式。倪宽九年后去世,他的坟墓仍然保存着,是山东省的重点保护文物。
倪宽是谁?倪宽在历史上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