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05年,80多岁的武则天病情恶化。在她居住的迎仙宫里,只有张易之和张宗昌才能进出,外人不允许进入。
恐怕武则天死后,他会被大臣们报复。张易之的兄弟们正在与御林军和一些心腹大臣密谋。他们即将谋反的谣言已经在长安流传。
另一方面,像张柬这样的五位大臣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他们杀死了张的兄弟,迫使武则天退位,恢复了唐朝。当时,他们为什么不抓住机会杀死武则天呢?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img]319994[/img]
谁是恢复唐朝的五个人?
张柬之、敬晖、崔玄伟、桓彦范、袁恕己主要参与策划。
张柬之是著名大臣狄仁杰的门生,被狄仁杰推荐为武周宰相。当时敬晖正式崇拜中台右丞,加银青光禄医生。他很诚实,受到武则天的高度赞赏。崔玄伟当时是栾台侍郎,也是唐朝宰相。桓彦凡和袁恕己当时也是司刑寺少卿,相当于唐代最高法院。
除五人领导外,左羽林将军李湛、李多佐、右羽林将军杨元炎、左威卫将军薛思行也参与了此次行动。
[img]319995[/img]
二、神龙之变的过程
公元705年正月,王子李贤和张柬之带领500多名羽林军到达玄武门。守城士兵看到王子来了,纷纷崇拜。李贤等人一路赶到迎仙宫。他带领的羽林军与武则天的亲兵侍卫发生了激烈冲突。
在战斗中,羽林军杀死了张易之兄弟,冲向武则天的宿舍。
武则天听到殿外喊杀声,看到张柬之已经提剑而来,她立刻明白了,但还是假装冷静:“谁乱?”
张柬之回禀道:“张易之兄弟、臣等已被太子杀害,怕事泄,没有事先禀告皇帝。”
武则天知道李显软弱无能,于是她无视张柬之,故意怒斥李显说:“你怎么敢这么做,现在张氏兄弟已经伏法,还不快回东宫?”
虽然李贤很胆小,但这次他得到了张柬的支持。张柬说:“高宗皇帝把王子托付给陛下,但现在王子已经老了。请立即将王位传给王子,以满足人们的期望。”
从斗争经验来看,武则天更老更辣。她知道张柬之杀张易之兄弟是假的,逼她退位才是真的。但此时的武则天,早已风烛残年,无心无力再战,不得不低下头。
[img]319996[/img]
为什么张柬等人不杀武则天?
“神龙之变”今年年底,武则天病逝,享年82岁。应该说,虽然张柬之等人强迫武则天退位,但他们还是给了她一个妥善的安置:武则天退位后,被称为“大圣皇帝”,死后可以与唐高宗合葬。
为什么张柬之不从武则天开始?主要原因如下:
1、武则天没有失去人心
虽然武则天篡夺了唐朝,这让李唐的宗室和亲唐的大臣们感到不安,但她确实做了很多好事来纠正官员治理,发展科举考试,与人民休息。
2、影响巨大的武则天
如果包括武则天帮助唐高宗主持政治的时间,她执政了半个世纪,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这就是为什么她能成功篡夺唐朝并在位十多年。
[img]319997[/img]
3、武则天与张柬之间达成妥协
当武则天即将去世时,唐朝宣布了武则天的“遗产”:她主动要求恢复李唐寺,拆除皇帝,并要求作为唐朝皇后埋葬乾陵。虽然这可能不是她的初衷,但这应该是武则天与张柬之妥协的结果。
4、武则天不亏待张柬
此外,张柬之等人不敢杀武则天,给了她充分的尊重,这也与他们都受到武则天的重视有关。古人也非常喜欢遇见的恩情。
[img]319998[/img]
四、张柬等人的结局如何?
李丹复位后,他奖励了张柬之等五个人,并将他们分别封为郡王。臣子封王在唐朝历史上非常罕见。即使是像长孙无极这样的第一位英雄也只封了一个公爵。桓彦凡和袁恕己以前不是宰相,都被提拔为宰相。
然而,就在部下建议继续“革命”的时候,张柬之等人拒绝同意除掉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等人。
然而,张柬的“幼稚”恰好给了吴三思反击的机会。吴三思勾结了李显的皇后韦氏,诬告和诽谤了张柬之等人。结果,五人都被李显贬职。
这时,张柬才说出自己不杀武三思的原因,他是想给李显一个立威的机会。不幸的是,李显的昏庸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
随后,张柬之在新州忧愤而死,崔玄伟在岭南病死,而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则被武三思杀害。
发动“神龙之变”的五位大臣,竟然没有人善终。
为什么强迫武则天退位的五个人不杀她? 五个人的最后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