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冯宝,就没有张居正的万历新政!明朝的太监确实很好,但大多数都不是很出名。虽然冯宝也留下了很多坏名声,但总的来说,他是明朝罕见的政治家。随着万历新政的实施,冯宝是幕后的英雄。@ 张居正的政治盟友冯保。
[img]319235[/img]
明朝的权力结构和冯宝的地位
明朝的权力中心是内阁,由三五位大臣组成,如首辅和次辅。朝廷的所有奏章都由内阁审查,并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票拟提交给皇帝,由皇帝裁定,并在票拟上用御笔指示,称为“批红”。当然,如果皇帝不同意,他可以留下来或拒绝。
然而,在批准之前,皇帝不能只看奏章。有时他需要了解细节,与内阁讨论,甚至召见外国大臣。内阁和皇帝不一定是一心一意的,也有相互制衡。皇帝需要政治盟友、礼品监督和太监,这是皇权的培养,以制衡内阁的第二股政治力量。
自明武宗以来,司礼监其实已经成为与内阁平起平坐的权力中心,一般称内阁首辅为“外相”,称司礼监首领,掌印太监为“内相”。
[img]319236[/img]
冯宝是万历朝的掌印太监,内相。换句话说,冯宝实际上是皇权的代表。没有冯宝的支持,内阁几乎很难做任何他想做的事,这是由明朝中后期的权力结构造成的。
冯宝是张居正改革的支撑点
张居正之能够顺利实施改革,就是他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首辅大臣。他有多大?几乎没有限制,几乎把皇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是万历新政能够实施的原因。皇权掌握在手中,足以推倒一切阻碍势力。
为什么张居正获得如此大的权力?冯保的支持!
1、在冯宝的操作下,张居正坐在内阁首辅宝座上
太监留下的骂名,是他们与文人士大夫对立的立场,没办法,他们是皇权的代表,职责是与外朝官打交道。@ 如果宦官站在士大夫一边,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注定要被皇权抛弃。
[img]319237[/img]
@ 如果冯宝想保持自己的权力,他必须成为内阁的敌人。冯宝坚定地站在张居正旁边。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主动放弃了生存的基础。
张居正可以坐在首辅的位置,全靠冯宝的支持。在张居正之前,首辅是高拱。高拱的性格有明显的缺陷,内阁不和谐,他和冯宝之间也有很深的利益冲突。
为了扳倒高拱,冯宝毫不犹豫地制造了“王大臣事件”,并在李太后和万历皇帝之间散布了高拱的不利言论,支持张居正代替高拱担任首辅。正是在冯宝的组合拳击下,高拱悲惨地结束了。他甚至没有得到辩护的机会,所以他被分配到原来的地方。张居正如愿以偿地担任首辅。
冯保虽然有私心,但最大的得利人无疑是张居正,冯保牺牲了自己的名誉,张居正则是名利双收。
[img]319238[/img]
二、冯宝代表皇权,为张居正清理改革障碍
万历新政的核心内容是“鞭法”和“考成法”。前者动了士族地主阶级和地方官员的奶酪,后者是所有官员的敌人。由此可见,张居正也面临着各种明枪暗箭。
事实上,张居正的根源在于文人士和医生阶级,但改革把自己推向了文人士和医生的对立面,这相当于浪费了自己的基础。面对各种反击,如果皇权再次质疑,改革是不可能实施的。冯宝代表皇权,给了张居正最有力的支持。
张居正提交的票计划几乎通过冯宝,可以获得批准。与此同时,政敌对张居正的各种弹劾,冯宝动员李太后和万历皇帝无情地镇压张居正的政敌。“情感事件”使许多皇家历史,在工作中受到棍子的责任,邹元标和其他人被殴打为终身残疾,许多人被废除为普通人,不能成为官员,甚至被分配到边境。
这些旗帜鲜明的立场,让张居处于最困难的时期,牢牢地坐稳了相位,也保证了改革经受住了反对派的冲击。
[img]319239[/img]
三、冯宝是张居正长期信任皇帝的重要桥梁
首辅与皇权的矛盾是天生的。为什么张居正能得到皇权的长期信任?李太后和万历太弱了吗?张居正的文官显然不可能架空皇权。答案是皇权选择无条件信任张居正,自觉将权力转让给张居正!
冯保的居中协调起着关键作用,李太后和万历之可以这样做。
万历皇帝登基时,李太后是实际掌权人,但李太后不具备与内阁长期共议的条件。冯宝的中间人作用非常关键。人们认为张居正的信任是他的皇帝。当然,皇帝的身份是有效的,但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体系中,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苍白。真正维护皇权对相权信任的润滑剂是冯宝。
[img]319240[/img]
冯宝不仅润滑了皇权和相权,还对万历皇帝起到了监督作用,使他不会长成“歪脖子树”。李太后对万历皇帝有严格的要求,但皇帝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如果万历皇帝长成歪脖子树,即使李太后很严格,即使张居正很有能力,恐怕也很难。
万历皇帝十几岁时的英明与冯宝的监督无关,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为张居正的万历新政扫清了障碍。
冯保和张居正是一对无法解释的朋友
以上是冯保和张居正之间的政治关系。他们有个人关系吗?历史书一直避免张居正和冯保之间的私人关系。很难找到明显的证据,但线索之间仍然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有着良好的私人关系。
[img]319241[/img]
冯宝实际上是一个有气质的人。他的个人文化修养很高,钢琴、国际象棋、书法和绘画都是不可分割的。他绝不是一些文学作品中草包的形象。冯宝也是一个爱恨分明的人。他喜欢谁,不喜欢谁,从不隐藏。他讨厌高拱,所以他死了。如果他喜欢张居正,他会把它捧在天上。
@ 至少在个人感情上,冯保对张居正有明显的偏见。那张居正对冯保的态度如何?私人交往一巴掌拍不响。
史书记载张居正给冯保送了不少财宝,还曾给冯保生祠,写过《司礼监秉笔太监冯公预作寿藏记》,对冯保充满了赞美之词。
[img]319242[/img]
当然,有人把它解释为张居正贿赂冯宝,以稳定他的政治地位,但张居正敢给冯宝一个生日记录。如果里面没有情感成分,恐怕他绝对不敢。
@ 张居正和冯保应该有很好的私人关系,只是冯保的身份,这种私交一定要低调。
一个是外相,另一个是内相。内外相很热。这不是寻找死亡的节奏吗?必须保持低调!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宦官不仅是文人和医生的对立面,也是文人和医生鄙视的群体。张居正必然会有顾忌,不敢公开透露。
[img]319243[/img]
综述
@ 冯宝和张居正不仅是一对政治盟友,也是一对朋友。他们真诚合作万历新政。冯宝利用自己特殊的政治地位,愿意做张居正的铺路石和清道夫,为张居正的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
冯保与张居正的政治盟友关系,也是明朝内外朝精诚合作的难得典范,大明万历朝最后的辉煌,两人双星联璧!
大太监冯保是谁?张居正实施新政与他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