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315296[/img]
1. 雍正小心谨慎
老十四手中确实有兵权,但康熙去世后,老十四的兵权很快就被接受了。当时给出的理由是老十四需要丧葬,没有办法照顾军队,所以暂时把军队交给了年羹尧。
即召皇十四子抚远大将军固山贝子胤驰驿入临。印务交总督年羹尧。
这一要求是合理的,老十四没有拖泥带水,而是直接上交了自己的兵权。 不是老十四傻,而是雍正的套路太深了。
雍正一开始并没有看到匕首。他在早期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恶意。只要他是一个智商正常的人,他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和雍正翻脸。毕竟,如果你不小心造反,你就会失去生命。大多数人仍然不愿意走这条路,而不是被迫走在悬崖边上。
[img]315297[/img]
老十四勇敢善战,但这与他珍惜自己的生命并不冲突。 雍正只是收回了老十四的兵权,还是不放心,就干脆派他去守陵。
即皇十四弟、贝子允留遵化守陵。
说得好听点就是守陵,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软禁。老十四被软禁时,一举一动都受到严格监视,没有办法做任何小动作。
2. 听老八的话
老十四是个有勇气有主见的人。雍正继位后,老十四没有向他跪拜。后来,老八命令老十四跪下,他立即跪下。
即使是向允云,你也应该跪下。然后默默地跪下。不遵皇帝的命令。
老十四有点叛逆,但他从来不敢违反抗老八的命令。在他心目中,只有老八值得他尊敬。
老八没有谋反的心思,老十四不敢自作主张。老十四想要的是他哥哥当皇帝。如果老八不愿意,即使他叛逆,也没有意义。
周杰伦有一首歌叫《听妈妈的话》。如果放在现在的情况下,可以改成《听老八的话》。
[img]315298[/img]
3.名不正言不顺
如果我们看历史书,我们会发现大多数篡位的人都会为自己找到一个宏伟的理由。例如,清君侧或违反了先皇的命令。
雍正的遗诏是隆科多在公共场合宣读的,即甲午,圣祖大渐,召于斋宫,宣诏继承。毫无疑问,雍正是所谓的正统。
在古代,皇帝的命令比他在大臣中的名声更重要。有康熙的遗诏,雍正的王位很难动摇。
雍正不仅在继位的整个过程中没有问题,而且他成为皇帝后的表现也让其他人发现了问题。更不用说他的能力了,至少他的态度很好,一直在努力做政府事务。即使老十四想叛逆,也没有合适的理由煽动别人帮助他推翻雍正。
老十四手里有20万军队 为什么不直接造反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