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羽的一生中,严格来说,胜利真的不多。除了淹七军,很少有胜利。而且,在淹七军中,他活捉了曹魏的两位将军,于禁和庞德。然而,他们的表现完全不同。于禁最终投降了,但庞德宁愿死也不愿投降,并对关羽大喊大叫。相比之下,于禁更受曹操的重视。为什么投降这么快?庞德拒绝投降的原因是什么?
[img]313426[/img]
1.水淹七军
襄樊之战,关羽七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吓得曹操打算迁都,可谓事业达到人生巅峰。在这场战斗中,跟随曹操30多年的主帅于禁,没有任何抵抗就投降了。庞德加盟曹操后不久,面对关羽的逼降,他全力抵抗,被杀。连曹操知道后都叹了口气:“我知禁30年,何意临危难,反而不如庞德邪!当世人讨论这件事时,庞德经常拒绝投降是为了保护他的家人免受伤害,这是没有依据的。
我们知道,在战斗中战败和被俘,在危险面前投降是正常的战斗规则。投降不是叛逆,也不会对现有阵营造成损害。历代都没有规定。除了胜利,你只能在战场上死去。曹操在深蒙曹操厚恩的于禁投降后,像曹操一样善待家人。在包容的三国时代,投降后归顺的名臣武将数不胜数,从来没有人以降将的名义贬低过他们,比如曹操阵营的张辽、张合、徐晃等名将,连关羽本人都投降过曹操。因此,考虑到家人的安全,庞德因为发誓要死而责骂关羽而站不住脚。
那么,庞德为什么在教练投降的情况下拒绝屈服呢?事实上,原因在于关羽本人。
[img]313427[/img]
2.庞德为什么拒绝投降?
关羽的傲慢态度激起了宠物德的抵抗
@ 关羽劝说庞德的态度和言辞是个问题。关羽一直傲慢自负。东吴的孙权曾要求诸葛金为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拒绝了虎女安能配狗的傲慢,并告诉诸葛金,如果不是为了你是我的军师兄弟,我早就把你打出去了。战略联盟的诸侯孙权仍然有这样的态度,面对手下败将,自然更是不可一世,高高在上。劝降时,关羽说了一句话,彻底激怒了庞德,“我杀了你,还杀了狗,空刀斧!谁能忍受这种侮辱?士可杀不可侮!更何况庞德这个刚直倔强的人,于是庞德破口大骂关羽决定不降,最后被关羽杀死。
关羽的劝说用语激起了庞德的愤恨
除了傲慢的态度和侮辱性的话语,庞德对关羽劝说不当也很生气。关羽一脸不屑地说:“清哥在汉中,我想以清为将军。为什么不早点降?”。庞德早年因醉酒杀嫂,一直被哥哥庞仁怀恨在心。庞德耳中的这句话是挪侃他的风凉话,只能越来越暴怒。而曾经是庞德少主人的马超,关羽却一言不发。庞德跟随马超多年,一直情同手足,当年迫于张鲁谋杀,马超单骑投奔刘备。落魄的人总是被关羽和张飞挑衅。关羽被任命为四方将军后,多次向刘备报告。如果他想和马超竞争,他将受伤。刘备只能把马超调到偏远的凉州。庞德作为马超的生死兄弟,自然不愿意屈服于落井的关羽。
关羽主观上故意杀死庞德,以发泄自己的愤怒
庞德出征前为了表示忠诚,抬着棺材去见曹操:这个棺材是我和关羽准备的,一定要死。关羽知道后愤怒地说:世界英雄,闻我的名字,无所畏惧;庞德垂直,怎么敢鄙视我?我讨厌庞德。关羽淹七军的时候,如果庞德真的想死,为什么不选择抹脖子或者入水自杀,而是“把船独自抱在水里”?
[img]313428[/img]
3.刘备将以仁义降落
刘备每次降将,都会松绑安慰,礼貌有加,以真诚感动对方。就连关羽自己投降的时候,也不是被曹操的仁义所影响,被上宾所影响吗?张飞进西川时,面对宁死不降的严颜,一改即将到来的凶猛不打不骂,亲自松绑,陪着笑脸。就连张飞也明白道理,难道忠义见长的关二爷不明白吗?据说关羽以胜利者的姿态用傲慢羞辱的语言劝说庞德是为了达到强迫庞德不降而杀的目的。此外,如果他真的想投降,他可以把它送回成都,刘备和马超可以完成这项任务。
盛极而衰,水淹七军功高震天的关羽,也将为自己的傲慢自负付出代价。孙权为儿子求亲受关羽羞辱,私下与曹操结盟,趁荆州空虚,吕蒙白衣渡江,轻松夺取荆州。后来,在曹仁双方的攻击下,关羽最终输给了麦城,被俘。他拒绝投降,破口大。孙权碧眼小儿紫胡子老鼠落得像庞德一样被杀的结果。蜀汉灭亡后,关羽的后人被庞德的儿子庞会杀死。
为什么关羽淹没了七军,于禁很快就投降了曹操的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