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如果朱允炆一开始没有跑, 朱棣敢杀他吗?

很多人不了解朱允炆和朱迪的事情,

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政变之一,靖难之战充满了传奇。这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以一个角落击败全国的例子,但也留下了无数的疑问。其中一个是:朱棣征服南京后,如果朱允文不跑(朱允文不应该自杀,而应该逃跑),等朱棣上门,朱棣会杀了他吗?

在很多人眼里,斩草除根是常态,可以体现皇帝的残忍和霸道,但事实并非如此。纵观华夏历史,只有少数人在篡位时直接杀死前皇帝,其中大部分是礼貌的,至少表面上是礼貌的。最典型的例子是汉献帝刘协。退位禅宗让曹丕降为山阳郡公,但他保留了皇帝的礼仪。最后,他比曹丕活了8年,而山阳公国活了89年,比魏国活得更长。

可以看出,政变不一定要斩草除根,如果朱棣俘虏朱允炆,那将是“优待”他,还是会直接斩草除根?

[img]311326[/img]

朱棣靖难的旗号是“清君侧”

1398年,朱允炆继位后,立即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采取了一系列削藩措施,并在北平周边和城市部署了部队。他还以防边的名义,将朱迪燕王的护卫兵调出塞外守卫,目标直接指向燕王。

朱迪没有逆转。最好的结果是被剥夺军权,然后成为一个幸福的主人。未来太危险了。朱迪别无选择,只能起兵自救。然而,起兵也应该谈论策略。最合适的是“清君侧”。名义上,这不是皇帝的反抗,而是奸臣的侧面。更重要的是,根据当时的法律,朱迪静很难完全合理合法。

朱元璋在位时,担心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权移文中央要求奸臣和举兵清君侧。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以清君侧举兵。“朱棣以此为理由指责齐泰和黄子澄是奸臣,必须加以谴责。最后的口号是“清君侧,靖国难”。名义上,他们不是反皇帝,而是除了奸臣,这是合理合法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在靖难之战中保持中立的藩王。

在这种情况下,朱棣为什么要杀朱允炆?

[img]311327[/img]

杀君罪大,容易引起愤怒

自古以来,杀君罪恶极大,几乎所有的杀君者都没有好下场。唯一著名的是周武王。当武王攻击周时,他不知道是谁杀了周王,但周武王向周王补充了三支箭,这是历史书记载的。其他杀君主要么声名狼藉,要么死于死亡。他们很少成功地退休。离我们最近的是吴三桂杀死了永历皇帝,后果非常严重。

朱迪遇到的情况还是很特别的。他和朱允炆是叔侄关系。同时,当时有很多诸侯,他们手里拿着兵权。他们是与朱迪的兄弟关系,也是与朱允炆的叔侄关系。朱元璋有26个儿子。除了王子朱彪和其他两个儿子没有被封杀外,还有23个被封杀,包括朱迪,他们手里拿着兵权。朱允炆削藩后,许多藩王仍然掌握着兵权。

因此,朱迪不可能做出杀君行为,即“前皇帝最好死,但不能死在我手里”。一旦你这样做了,你的名声一定很臭,并给了其他藩王反抗他的借口。

[img]311328[/img]

二王三恪的政治礼制

中国还有一个政治礼仪体系,即“二王三恪”。历代王朝都被授予前代皇室后裔的称号,称为二王后和三恪。他们给王侯起名字,给封邑,祭祀寺庙,以示尊重,展示朝代的继承和正统地位。所谓“恪”,就是表示尊重。杜佑的《通典》研究了“三恪二王后”,认为前二代后裔是二王后,前三代后裔称为三恪。

上面提到的汉献帝得到了这种礼遇。此外,隋朝时期,李渊首先将杨广之孙杨钰(隋恭帝)作为皇帝,然后将他废除,降为国公,软禁在长安,但国公一直传承到五代十国,比唐代国公还要长。

因此,又有叔侄关系,朱棣很难直接杀死朱允炆。

[img]311329[/img]

当然,朱棣不会直接杀死朱允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想让朱允炆死,所以朱允炆战败后的命运是注定的。

作者猜测,如果朱迪进入南京,朱允文不跑,朱迪只会继续奉他为皇帝,但他将掌握摄政权力的实际掌握,并在一定时间内制定“禅宗”的把戏。在禅宗之后,朱允文的命运无非是莫名其妙地死去,或者被软禁等待死亡。


如果朱允炆一开始没有跑, 朱棣敢杀他吗?如果朱允炆一开始没有跑, 朱棣敢杀他吗?

,,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

  • 纵欲时代:明朝历史上最难得的模范夫妻?
  • 明朝是一个纵欲的时代。朱元璋开国以来,发动了建妓院、增税的“革命”,鼓励土豪劣绅召妓嫖娼。从此,明朝进入了放荡放纵的时...

  • 揭秘:明朝真正让朱允炆失去江山的人是谁?
  • 说到方孝茹,我们会立刻想到一个词——忠臣。作为建文帝的得力助手,他为建文帝的失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的,作为一个资深儒家...

  • 齐泰是谁?齐泰是怎样的人?齐泰最后有何结局
  • 齐泰作为洪武帝和建文帝时期重臣,特别是建文帝时期,齐泰支持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更是备受重用。建文初年,齐泰与黄子澄同参...

  • 揭开朱元璋的吃口 小时候挨家挨户讨豆腐吃
  • 朱元璋和“珍珠玉白玉汤”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字。有点不同的是,在著名相声演员刘宝瑞的单口版中,他在去世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