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司马炎的能力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晋武帝司马炎是历史上有争议的皇帝。一方面,他代魏立晋统一三国,几十年后重新建立了统一王朝。另一方面,他在任何时候的一些措施直接影响了晋朝,成为东晋迅速崩溃的关键原因。
司马炎的功过很难用一句话来形容。今天,司马炎可以取代魏国,建立晋朝,稳定吴国。除了司马昭奠定的基础,司马炎也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皇帝,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后人谈到司马炎灭吴统一世界,他们谈论的大多是杨虎的足智多谋。王军的楼下宜州是对的,但在他们背后,我们不能忽视司马炎作为军政领袖的能力。
[img]309146[/img]
@ 我们应该看到,虽然司马炎继承了良好的基础,司马氏拥有巨大的权力,但代魏并不那么容易。
在封建社会,“篡位”是一件非常禁忌的事情,尤其是作为一个大臣篡夺了他的皇帝,这被认为是一个伟大的逆转,将受到后代的批评。这就是为什么晋朝一直被嘲笑为不正确的国家。
就这样,司马炎不得不小心,篡位后,主要目的不是大兴刀兵,而是发展生产,巩固民心。
直到泰始五年(269年),司马炎才基本完成了伐吴的准备工作。准备就是准备。当他真正出兵伐吴时,又过去了11年。原因是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反叛,晋朝不得不出兵讨伐,遏制了大量军队。
针对这种情况,朝鲜许多以重臣贾充为首的大臣都反对对吴。在司马炎的心腹里,只有几个人支持他们,比如羊茛、杜预、张华、王琏。
“帝潜与羊虎谋伐吴,群臣多认为不可能。”
面对北方局势的不稳定和群臣的反对,司马炎也不能慎重考虑,这种延迟是十年。
[img]309147[/img]
到咸宁五年(279年),伐吴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首先,他赢得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战斗,“咸宁元年2月...叛虏树功能送质请降”。
树功能是鲜卑人的重要领袖,是反晋的强敌。他的送质请降反映了西晋与周边地区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后,西晋基本掌握了军事主动权。
同年,东晋对少数民族的战斗又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五月,“镇西将军、汝阴王骏讨北胡,斩渠帅吐敦”,秋七月,“东夷十七国内附”,周边少数民族不敢轻易入侵,基本解除了伐吴的后顾之忧。
建立了强大的水军。
王军在巴蜀造船七年,“其木柿挡江而下”,“舟鞠之盛,自古不存在”。
此外,在东吴,孙皓的统治已经到了叛逆亲离的地步。
陈寿说:“形势凶猛顽强,肆行残暴,忠告人惩罚,诽谤人进入,虐待人民,极度奢侈,宜腰分离,感谢人民。”
王军利主抓住吴王腐败的有利时机,兴兵致伐。他说:“如果今天不伐,天变难预。让浩早卒,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强敌”。
王军说得有道理。如果孙皓没有在位无道的机会,如果孙皓早死,吴国又有了明主,事情就麻烦多了。
司马炎及时抓住了这架有利的战机,兴兵伐吴一旦决定,坚定不移。
咸宁五年十一月,“诏贾充为使持节、假黄镶、大都督、总统六师”。贾充反抗王命,说:“兴军致讨,不是时候。他又老又老,不是克堪。”。
面对腹心重臣的拼命反抗,晋武帝毫不动摇。他温柔地说:“君不行,我就自己出去。”也就是说,我可以让步你是否出去,但是攻击吴的决定永远不会改变,同时给贾充一个难题,看他是否敢再次抗拒。
当然,无论贾充有多老,多少功劳,他都不敢强迫皇帝亲征。“充不得思,是节镶,将军,是众军的节度。”
事实上,任命贾充为元帅完全是出于政治动机,而不是军事需要。
一方面,这样做不会使腹心的人产生离心,另一方面,由于贾充位高,以示伐吴的决心。
[img]309148[/img]
对于这样一位元帅来说,晋武帝没有也不会把所有的军事负担都给他,这个负担其实是武帝自己承担的。
司马炎在任命贾为元帅的同时,已派出六路大军分军出击,早已做好了战争的具体部署。
“安东将军王浑出江西,建威将军王戎挂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镇南将军杜预出江陵,龙骥将军王溶,广武将军唐彬带领巴蜀之卒浮江而下。
后来,当王军、杜预、胡奋等进军成功连胜时,司马炎于太康元年公元年2月下诏:
“溶,彬东下,扫巴丘,与胡奋、王蓉共平夏口、武昌,顺流长流,直建株陵,与奋、戎审量其宣。杜预当镇静零,桂,怀编衡阳。士兵们都过去了,荆州南部的传唤是固定的。夏口平坦,奋宜以7000人溶解。武昌已经结束了,军当以6000人增彬。太尉充移屯项,总督各方。”
从整体战略到具体战术,司马炎指挥了一切。司马炎不仅在攻击吴,而且对北方保持警惕。咸宁5年11月派兵攻击吴,12月派马龙攻击新鲜卑树功能,一点也没有落后,表现出强烈的整体概念。
[img]309149[/img]
对北方的战斗,其实是以攻为守,要彻底消除后顾之忧。但出乎意料的是,“大破,斩,凉州平”预定的军事目的已经完全实现。
这比羊枯主张全力伐吴要安全得多,“速战速胜,平吴则胡自定”。在这一点上,应该说比羊枯高得多。
在司马炎发动的统一战役中,他表现出了充分的准备,选择了良机,谨慎果断,统筹全局,决胜千里,应该是统一的第一功。
当然,司马炎不是完人。他的个人品格有正有反,政治上有得有失。这些将在下面的文章中讨论。
晋武帝司马炎有什么能力?为什么他能代魏立晋统一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