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种世衡生平从未打过名战,为什么能进入北宋名将之列?

一起探索历史上真正的种世衡。

南宋时期重文轻武特别严重,武官要想出人头地尤为困难。原因是宋太祖本人就是武将出身,他怕底下的人,也向他学习,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对武将的打压特别厉害。然而,在一个伟大的国家,仍然有许多著名的将军,如杨继业、狄青等。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非常耀眼,这给了北宋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可以放心发展。但北宋时期有一位名将却很奇怪,他几乎没有打过任何著名的大仗,也被称为一代名将,这个人就是种世衡。种世衡有很多故事。一个是他十几岁的时候,他的兄弟想分享他的财产。他只是把所有的财产都给了他的兄弟,只留下了书。他不是靠科举入仕,而是靠叔叔恩萌一步步升职。最后,他的官员去了东染院使和环庆路兵马。

各种各样的世衡捕获者获得了威望

种世衡当泾阳知县时,有一个人叫王知谦,他知道自己违法了,赶紧逃走了,但没走多远,遇到了大赦,他又回来了,主动自首。种世衡没有饶他,打了他一顿,就把他送到了上面。这件事使种世衡在当地获得了很高的威望。后来又有一位将军叫王蒙正,是皇室的外戚,为非所恶,他想拉种世衡和他一起谋私,被拒绝了,他让王知谦告种世衡。种世衡在这件事上被流放,后来被弟弟救了。

[img]303394[/img]

不但武功盖世,还体谅百姓

当时宋代外患非常严重,北有大辽,西有西夏,南有吐蕃,对大宋虎视眈眈,种世衡被调到抵御西夏的边防。他发现宋代边防防备严重不足,根本不足以抵抗西夏的强兵,于是在原来废弃的城垒上建了一座新城。据说种世衡一边打仗一边筑城,但这座城没有水,大家都劝他放弃。但他说,谁能挖到泉水赏钱一百,最后工匠们凿了石头,终于得到了泉水。城市建成后,命名为青涧城。从此,种世衡一直驻守在青涧城。他带领士兵们开垦营地2000公顷,还招募商人,流通货物,使青涧城逐渐富裕起来。有时候他会出去安慰当地的酋长,给他们自己穿的东西,和他们关系很好。后来,许多当地部落告诉他西夏敌人侵权的消息,他也慷慨地向他们表示感谢。

早期,西夏皇帝李元昊并未臣服,他手下有一对野利兄弟,才华横溢,有策略,对李元昊帮助很大。种世衡深深地感受到了野利兄弟对宋朝的威胁,一直在努力摆脱他们,他派人去暗杀,但没有成功。后来,他终于找到了除掉野利兄弟的机会。野利兄弟一死,李元昊的实力大大降低,最后又称宋朝为臣。让西夏闻风丧胆的“种家军”,是种世衡和他的儿孙们创造的。他不仅战斗勇敢,而且足智多谋。这些策略在抗击西夏的战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苦肉计”、“美人计”、巧妙运用“离间计”三项计策,成功打击了西夏的嚣张气焰,打乱了西夏的战略部署,实现了他保卫国家的功勋。@ 尽管种世衡没有像狄青那样夜袭昆仑关的壮举,但它也被称为一代名将。

[img]303395[/img]

永远不要失信于人

种世衡在性格上也令人钦佩。传说有一次他和一个酋长约定第二天见面。但第二天下了大雪,旁边的人劝他不要去,但他说:“既然已经约定好了,怎么能不去呢?于是,他冒着大雪,走到酋长的帐篷里。当时酋长还睡在帐篷里,他也觉得种世衡今天不可能来,没想到种世衡竟然守信如此。酋长大为感动,带领全部族人向种世衡行礼,感动得无法复加。

还有一件事,种世衡担任池池县知县时,县里山上有一座寺庙因年久失修而破碎。种世衡想重建寺庙,修缮工程一直进行得很顺利,但寺庙里的梁木太粗,工人们无法上山,导致工程停滞不前。种世衡心生一计,选手下中身强壮的士兵,命他们剃光头发,打扮成相扑的力士,排列成行走在马队前游的街市,并宣布:“相扑将在庙里表演。“表演当天,全县扶老携幼,蜂拥上山观看。到达后,种世衡对前来的人说:“今天是上梁的好日子。请帮忙搬运梁木,然后观看相扑表演。“大家都满心欢喜地下山,不久梁木就顺利地上山了。

总之,种世衡虽然没有打过一场著名的战争,但当他是官方时,他是诚实的。在守卫青涧城时,他有效地抵抗了西夏的进攻,并采取了反间计等策略来压制西夏的傲慢。他还与四个儿子建立了著名的“种家军”,他的成就是不可磨灭的。@ 种世衡也是北宋时期当之无愧的一代名将。


种世衡生平从未打过名战,为什么能进入北宋名将之列?种世衡生平从未打过名战,为什么能进入北宋名将之列?

,,,,,,,,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是靖康之耻的导火线
  • 在宋徽宗赵霁的“朋友群”中,除了王福,还有一位著名的“浪子宰相”。“浪子宰相”虽然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但他真的是当代宰相,...

  • 北宋寇准背靴是什么典故?寇准有哪些方面作为
  •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历史记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

  • 仁义高于命:北宋历史上忠臣陈求道的壮丽生活
  • 宋代官员陈求道。字得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咸宁人进士。北宋时期,永安镇西河桥畔迁来一户官宦家庭。主人是陈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