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帝是汉武帝的小儿子。他在前87年继位,只有8岁,根本无法执政。死前,汉武帝为儿子安排了四位顾命大臣,任命都尉霍光为司马、将军、金日瑞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杰为左将军、搜苏都尉桑弘阳为御史医生,共同协助少爷,其中霍光权力最大。
很快,这些孤独的大臣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年轻的皇帝不能照顾自己,他们的生母被汉武帝处死,以防止母亲和后专政。他们不能把皇帝交给武帝的其他妃子,这与另一位母亲和后来没有什么不同。
大臣们决定让汉昭帝唯一在世的妹妹鄂邑公主入宫照顾皇帝。入宫当天,鄂邑公主进入长公主。
[img]302994[/img]
历史书上关于鄂邑公主的记载很少。我们不知道她的名字、生日、排名、生母和丈夫的身份。我们只知道她被称为盖主,所以她的生母可能姓盖,或者她的丈夫是盖侯。
可以肯定的是,鄂邑公主的年龄远大于汉昭帝。燕王刘丹曾给汉昭帝写过一封信:“今臣与陛下独有的长公主是姐妹”。刘丹是汉武帝的第三个儿子。元狩六年(前117年)被授予燕王称号。当汉昭帝在位时,他至少三十岁,鄂邑公主大约四十岁。
古人结婚早。据史书记载,此时鄂邑公主的丈夫已经去世,甚至她的孙子孙女也已经去世。照顾汉昭帝的弟弟自然没什么问题。在她的照顾下,汉昭帝一天天长大。
皇帝长大后,朝廷没有闲着,政治斗争层出不穷。在皇帝虚位的情况下,几位顾命大臣觊觎最高权力。
霍光是顾命大臣中权力最大的。他是冠军侯霍去病的异母弟。不得不说,这对兄弟都是天才,一个比军事长,一个比政治长。
霍光的权力自然会引起其他辅政大臣的不满。每个人都是辅政大臣。你为什么说一句话?这种矛盾在辅政大臣之一金日瑞死后更加尖锐。霍光接管了金日瑞的权力,权力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一开始,剩下的三个辅政大臣都很和谐,尤其是霍光和上官杰。他们都是公婆。上官杰的儿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长女。每当霍光休假时,上官杰就会取代处理政务。
[img]302995[/img]
替上官桀有点上瘾,开始为自己寻求更大的权力。
上官杰瞄准了12岁的皇帝,正好赶上鄂邑公主为汉昭帝选皇后。上官安和父亲和岳父商量,打算让六岁的女儿上官入主后宫。上官杰同意了,但霍光认为孙女还小,反对。
朝臣在这里走不通,上官安又找到了一条新路,跑去巴结鄂邑公主,成功地让女儿成为皇后,上官安因亲升为车骑将军,封桑乐侯。
事成后,上官杰的父子开始回报鄂邑公主的恩情。他们巴结鄂邑公主是通过公主的情夫丁外人。这个丁外人是一个平民,也是鄂邑公主儿子的门客。反正鄂邑公主守寡,想和情人一起成为正式员工。然而,在汉代,公主仍然被列为侯,平民不能娶公主。
上官安巴结公主时,有一个承诺,公主让上官氏成为皇后,上官父子为丁外人寻求侯爵的位置,大家都很高兴。
[img]302996[/img]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该计划发生了变化。霍光否决了所有关于授予丁外人头衔的建议。丁外人一直是平民。因此,上官杰的父子和鄂邑公主都讨厌霍光。他们太丢脸了!
上官杰的父子和鄂邑公主与霍光关系不好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燕王刘丹的耳朵里。这位密切关注朝廷局的王子自然不是为了国家事务的稳定,而是为了自己的优势。
本来按年龄排,现在应该是他坐在皇位上,而不是他的弟弟汉昭帝。刘丹很不满意,计划夺位,经常派人联系官杰等人。
政变最终被霍光挫败,上官杰的父子、丁外人等人都被民族杀害,燕王刘丹和鄂邑公主自杀。
在整个过程中,汉昭帝的存在只是看穿了上官杰等人的阴谋,一直站在霍光一边,帮助他镇压政变。鄂邑公主自杀了。当然,即使她没有自杀,估计霍光也不会放过她,留下来的灾难太大了。在霍光的坚持下,汉昭帝的诏书也可以称为废纸。
鄂邑长公主:汉昭帝唯一活着的妹妹 ,为什么抚养弟弟长大后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