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汉武帝的得力助手,在漠北战役中杀死了近2万匈奴人,烧毁了赵信城。下面是详细的文章介绍。
中国陕北地区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的对抗地区。据说秦汉时期,守卫这里边塞的士兵们用腰鼓敲打来激发斗志。后来,腰鼓逐渐传到民间,逐渐演变为庆祝丰收、预兆吉祥的腰鼓。
在这片土地上,历史上积累的血液无疑在腰部鼓舞中显露出来。如果周朝是最有思想的朝代,晋朝是最狂野的朝代,唐朝是最诗意的朝代,那么汉朝是最勇敢、最壮丽的朝代。作为汉朝的代表,魏青也很高兴,他与汉朝如此一致。
公元前127年,魏青率领数万军队从云中出发,攻打匈奴,夺回了匈奴占领已久的黄河河套地区。这里水草肥美,物资丰富。汉武帝派人再次修建朔方城,并设立了朔方县和五原县。从大陆迁徙过来的10多万人住在这里。
[img]298553[/img]
汉武帝的举动不仅直接接触到匈奴对长安的威胁,而且在这里建立了反击和杀死匈奴的先锋地位。通过这件事,魏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皇帝命名为长平侯,有3800个城市。汉武帝非常欣赏魏青,一方面欣赏魏青成就的动机,另一方面欣赏魏青谦虚低调。俗话说,一个强大的领导者注定要恨一个强大的下属。
有人曾经问过卫青,你贵为将军,大司马,只手遮天,权倾朝野,为什么不在手下养一群谋士呢?但魏青说:“我不结党,我不养士,我不去形成自己的力量,即使我的地位很高,也是为国家服务的。当你需要我的时候,我是国家将领,杀敌献策。当你不需要我的时候,你可以把我放在一边,不用担心我会篡位。“卫青对汉武帝没有自私,也不为汉武帝制造后顾之忧。让皇帝高枕无忧的权臣,而且能力出众,想必没有皇帝不喜欢。
事实上,魏青出身卑微。他有私生子和骑奴的身份。他的这些事情给他的童年带来了很大的阴影,也给他的心留下了太深的印记。自然,他也形成了谦虚谨慎的性格。汉武帝看中了卫青,任命他为将军、司马,高于丞相。但汉武帝重用卫青还是有一定冒险的。卫青是外戚。毕竟吕后家族专权的时代并不遥远。如果卫青的权力太大,可以想象他对大汉的威胁。
[img]298554[/img]
因此,汉武帝又留下了另一只手,那就是提拔霍去病,让霍去病与卫青形成相生相克的角色。公元前119年春天,汉武帝决定乘胜追击发动漠北之战,将远征的使命交给卫青和霍去病。卫青率领5万精锐骑兵从定襄出发,寻找匈奴主力开战,并安排李广率兵从东路突袭,包围匈奴。穿越沙漠后,匈奴军队出现在卫青面前,卫青怒吼着,双方战斗在一起,战争非常悲惨。另一方面,李光率领球队在沙漠中迷路,未能按约定时间包围匈奴。匈奴领导人利用混乱逃跑。这也是卫青离匈奴最近的一次,也是卫青离胜利最近的一次。
卫青带领团队一路追赶,追赶200多英里,没有减少单身的痕迹,失望的卫青并没有失去理智,他带领汉军占领了赵信城,赵信城和匈奴粮草都被烧毁,卫青杀死了1900多名匈奴士兵的记录。
卫青和汉武帝有什么关系?漠北之战杀害匈奴近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