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晋武帝会成为酒肉皇帝?原因是什么?

公元279年,经过10多年的准备,西晋向东吴发起全面进攻。由于晋军准备充分,战略正确,东吴统治者孙浩不受欢迎,晋武帝司马炎仅用了4个多月就赢得了灭吴战争。

公元280年,吴东灭亡,中国统一。晋武帝将这一年定为太康的第一年。统一三国的晋武帝迫不及待地想在心中展开酝酿已久的宏伟改革,希望他的帝国长治久安。

[img]297575[/img]

了解国家的基本情况是一切改革的前提。司马炎首先命令官员检查全国人口,《晋书》•《地理志》记载:“太康元年,平吴,一般户245万9840,口1616万3863。”统一后,晋朝人口超过1616万,是三国总人口的两倍。这主要是因为战后大量流民返乡,被地方政府重新纳入户籍。

清查户籍后,晋武帝开始实施他的土地改革计划:他规定普通人每个男人可以占70亩,女人可以占30亩。

《晋书•据《食品志》记载,西晋将人口细分为正丁(16~60岁)和次丁(13~15岁,61~65岁)。土地税方面,正丁男子按最多50亩土地纳税,次丁男子按25亩土地纳税。正丁女子按20亩纳税,次丁女子免税。在户调税(以户为单位的税)方面,西晋规定正丁课税,次丁优惠,其余免税。“丁男之户,年输丝三匹,绵三斤,女人和次丁男为户半输。此外,边郡还有折扣,一般为三分之二,远处甚至可以打折。

以上税收政策都是针对汉人的,西晋政府也对少数民族征税。夷人生产力低,生活水平普遍低于汉人,税率低。

此外,为了恢复人口,司马炎命令17岁的女孩结婚,否则政府将代表她找到丈夫的家人。中原的蜀人由国家提供两年的口粮,免除20年的兵役。灭吴后,吴国还规定,吴国将免除10年的兵役,百工和人民免除20年的兵役。

可以说,晋武帝司马炎的改革计划令人敬畏。如果能顺利实施,晋朝将成为数百年来的强大王朝。

[img]297576[/img]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几年后,司马炎宏伟的改革计划以失败告终。

司马炎的西晋是通过冥想获得的,所以他对世家门阀做出了很多妥协和让步。在他看似完美的改革中,实际上有很多后门。例如,上述土地和税收政策只针对人民,但王公和大臣不需要遵守。

西晋政治的核心制度沿袭和完善了曹丕时代的“九品中正制”,根据职位和考核将官员分为九品。这些官员都有经济特权,第一级官员可以占地50公顷,也就是5000亩。以后每品官员减少5顷,最后第九品官员也可占用10顷土地,即1000亩土地。这些官员占据了普通人数十倍的土地,仍然是免税的。这还没有结束,他们亲属的土地也是免税的,至少三代,最多九个家庭。除亲属免税外,官员还可以根据等级和不同数量的免税名额将这些名额分配给佣人和农民。

如果仅此而已,那么西晋政府仍然可以获得足够的税收,毕竟,巨大的人口基础就在那里。但事实上,西晋只能分配曹魏的土地。这是晋朝的基本领域,政府统治相对强大。此外,该地区自汉末以来经历了最多的战争和最多的无主耕地。

然而,在蜀汉和东吴的故乡,东汉的土地所有权关系得以继承,每一块土地都是主要的。如果晋朝强行重新分配土地,肯定会导致蜀汉家族和江东家族强劲反弹。西晋统一分裂,迎来战争。当这个人决定时,司马炎无法承受重燃战争的后果,他的心是多余的,但他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西晋在江东、巴蜀等地的土地改革已经结束。

到了@ 由于西晋政府缺乏权威性,越来越多的纳税人口再次消失在官僚世家的保护下。

看到自己发起的改革失败,想有所作为的晋武帝司马炎情绪低落。为了威慑世界各地的世界,增强政府权威,他决定通过大肆分封司马氏的诸侯王来加强家族势力。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诸侯王并没有在西晋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反而导致了八王之乱,敲响了西晋灭亡的丧钟。八王之乱造成的社会解体,让世界各地的少数民族看到了机遇,中国卷入了“五乱华”的巨大灾难。

[img]297577[/img]

司马炎大肆分封诸侯王,导致后来的“八王之乱”和“五乱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晋朝得国源于禅让。

在中国历史上,禅宗所获得的政权一般都是短命的。例如,王莽的新朝只有16年,接受了刘英的禅宗;曹魏只有46年,接受了汉朝的禅宗;西晋只有51年,继承了曹魏的禅宗。

这意味着新政权继承了旧政权的所有慢性病,并继续恶化,尽管禅宗使政权交接稳定,社会受到的破坏较少。此外,冥想本身就是上层社会利益的巨大交流。皇帝将受到无数的制约,他将从根本上受到任何基础改革的难以想象的阻力。表面上看,西晋是一个新兴政权,实际上内部早已暮气沉沉,盘根错节。相反,诞生于血与火之中的政权可以轻装上阵,寿命更长。

即使是对改革感兴趣的司马炎,最终也发现他的努力只是徒劳的。也许司马炎沉迷于美,成为历史上著名的葡萄酒皇帝,是为了逃避现实。


为什么晋武帝会成为酒肉皇帝?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晋武帝会成为酒肉皇帝?原因是什么?

,,,,,,,,

  • 王国宝简介 晋朝中书令王坦第三子王国宝的生命
  • 王国宝(?-三九七年),字国宝,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中书令王坦之的第三个儿子,太保谢安之婿了。司马道子与会稽王相善,...

  • 刘聪简介 十六国时期,汉朝国君昭武皇帝刘聪生平
  • 刘聪(?-318年8月31日,字玄明,新兴匈奴人(今山西忻州市)。十六国时期,汉国(后改名赵,史称前赵)国君。汉光文帝刘渊第四...

  • 张轨简介 晋武帝时期任凉州牧的张轨生平
  • 张轨(255年-314年),字,安定乌氏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七世孙。晋朝时任凉州牧,是前凉政权的实质性建立者。张傲和张茂都...

  • 王戎简介 西晋时期名人[竹林七贤]王戎的生活
  • 王戎(234-305年),字俊冲。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王荣出身魏晋高门琅琊王氏...

  • 余喜介绍了东晋天文学家宣夜的继承余喜的生活
  • 余喜(281-356年),字仲宁,余姚人。博学好古,尤喜天文历算。郡守诸葛恢巡视余姚,任功曹。晋永嘉元年(307年)被征为博士;咸...

  • 山涛简介 西晋名人[竹林七贤]山涛生平
  • 山涛(205-283年),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五指西)人。西晋时期的名人、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早逝,贫穷的家庭。好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