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芬的故事,
左芬,芬,临淄人(今山东淄博),西晋著名作家左思的妹妹,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妃子。左思和左芬虽然出身寒族,但才华横溢。他们是中国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兄妹诗人之一。
[img]296219[/img]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西晋选拔人才实行九品中正制。家庭背景、品行和才能的评价标准逐渐成为西晋家庭背景的唯一评价条件。出现了“上品无贫门,下品无学者”的局面。来自寒冷家庭的左思兄弟姐妹是如何从学者门阀控制政府的局面中脱颖而出的?所有这些原因都是左思的才华,左芬被晋武帝纳入后宫也是重要条件之一。
司马炎,晋武帝,西晋开国皇帝,但任何认识司马炎的人都知道他是历史上一位沉迷于女性、奢侈生活的著名国王。
司马炎到位后,先后摧毁了魏、蜀、吴三国,并将三国后宫中的所有女性纳入晋朝后宫。曾经有一万名后宫美女。司马炎曾经很苦恼,不知道该宠哪位美女。后来,她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为了每天用羊拉车,晚上羊车停在宫门口,司马炎宠坏了哪个女人。
为了有机会被国王幸运,许多后宫女性也想出了很多技巧。例如,羊喜欢吃盐和草,所以他们在拱门上撒一点盐,种一些草,这样羊车就可以停在宫门口。这种奢华的气氛曾经让司马炎非常自豪,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他的儿子金惠帝在知道穷人饿死时说了经典的“为什么不吃肉末”。当然,这是后面的话。
作为一个淫秽的国王,司马炎为什么要把左芬纳入后宫?她很漂亮吗。事实上,历史上记载了左思的丑陋,他的妹妹左芬的历史书也被称为陋颜。
左思的《齐都赋》和《三都赋》确立了他在西晋文学界的地位,从小就对他有着深厚感情的左芬受到了左思写诗的称赞:穆穆令妹,有德有言。才华横溢的汉班,清晰的楚凡。默默地思考,写成一篇文章。
随着左思的大力赞扬,左芬的才华不仅出现在西晋文学界,也传入了晋武帝司马炎的耳朵。
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左芬被司马炎纳入后宫,先封修仪,后为贵妃,世称左妃。原来,这一切对历史上被称为“坏脸”的左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如果她遇到一个重视才华的国王,那就相当于千里马遇到伯乐,左家肯定会从寒族跳起来晋升为士族。毕竟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唐代的杨贵妃。
[img]296220[/img]
不幸的是,她遇到了司马炎。司马炎欣赏左思的文学才华,但司马炎不能给左思授一个高级官员。毕竟,西晋正在从九大产品中选拔人才。家庭背景是最重要的因素,左思出生在一个寒冷的家庭。
左思的妹妹左芬也很有才华。司马炎有一个美妙的想法,所以左芬进入了宫殿。入宫后的待遇如何?《晋书》记载“无宠,以才德见礼”。体胜多弱,常住不好房间”。
可以看出,进入宫殿并不受宠爱,她的作用对司马炎来说,只是为了表现其求贤若渴,重才轻色。
虽然左芬在宫中不受青睐,但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歌,如《离思赋》、《孔雀赋》、《松柏赋》等著名代表作。《晋书》写道:“皇帝重芬辞藻,每一件事都有不同的宝藏,圣旨都是赞美”,这也说明司马炎对左芬的才华非常满意。每当有重大活动,左芬总是被命令写一些华丽而辉煌的赋文。不幸的是,一代才女最终扮演了才女花瓶的角色。
虽然后宫的生活很长,但至少物质生活可以得到保证,但司马炎选择了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儿子司马忠作为继承人,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阿尔茨海默氏症皇帝金辉皇帝。金辉皇帝即位后,政府曾由皇后贾南风控制,
贾南风贪权如命,荒淫无度,心狠手辣,饿死了杨太后。作为司马炎妃子的左芬,她的待遇估计不会好多少。据史书记载,她死于公元300年。
在晋朝后宫待了28年,左锋没有宠坏晋武帝,而是扮演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女花瓶的角色。她的悲剧不仅是她自己的悲剧,也是整个西晋贫困学者的悲剧。
九品中正制起源于曹操,曹丕制定,到西晋时逐渐完善。九品中正制是根据家庭背景和个人品行来确定的。本来品级是以人才为本,家庭背景为辅。然而,在晋朝,等级完全由家庭背景决定。即使出生在寒冷的家庭,他们也只能被定为下品,即使他们没有天赋,他们也可以被评为上品。因此,当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为了光宗耀祖,贫困家庭的孩子们依靠富裕家庭。虽然左思因《三都赋》而受到追捧,但他的妹妹左芬是皇帝的妃子,但她仍然不能被列为上品。她只能依靠贾静(贾南峰的侄子),贾静周围有一个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社区--
二十四友,代表人物有:潘崇、陆机、左思、石崇、刘坤。
这些人在西晋文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贾南风的鲁莽行为导致了后来的“八王之乱”,这不仅导致了西晋文坛的衰落,也打击了西晋文坛。贾南风和贾静被杀后,24位朋友也参与其中。公元305年,左思去世,左家从贫困家庭晋升为士绅的梦想彻底破灭。
左芬,才华横溢,虽然丑陋,但如果出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也许她会是另一个“钟”,或者她出生在现代文明社会也会有文学成就,不幸的是,如果左芬出生在西晋,虽然有才华,但被重色司马炎纳入后宫注定是她悲惨的生活。
左芬:西晋是著名的女诗人,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