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董允让刘禅如此信任他?他做了什么?

大家好,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蜀汉大臣董允的故事。

诸葛亮、蒋婉、费祎、董允。蜀汉四位著名的治国能臣,都怀相国之才。公元221年,刘备登基成都,正式成立蜀汉。当时刘备封诸葛亮为丞相。此后,丞相诸葛亮勤勉谨慎,大小事务必须亲自处理。诸葛亮先后北伐中原五次,大部分粮食都失败了。因积劳成病,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享年54岁。诸葛亮死后,蒋婉、费祎、董允虽然没有担任宰相,但这三个人的官职和实际职责往往与宰相相似或接近。这四个人被称为“蜀汉四相”或“蜀汉四英”。

其中,就董允而言,可以说是蜀汉四相中最低调的一个。然而,董允深受后主刘禅的信任,并长期压制黄浩。早在刘备登记王子刘禅时,董允就被要求担任王子洗马,然后担任黄门侍郎。从那以后,董允就在宫殿里帮助刘禅很长一段时间了。诸葛亮去世后,董允还担任费毅的副手,以帮助他处理蜀国的政府。

[img]290944[/img]

@ 董允(?-246年,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东汉末年,董允的父亲董和全家从荆州南郡枝江迁往益州,后来在益州牧刘章手下当官。此后,刘备夺得益州,继续信任董和。刘备登记太子刘禅时,任命董允和费祎为太子舍人。后来,董允调任太子洗马,费祎调任太子。对太子舍人、太子洗马、太子庶子等官职,都是专门辅助太子的官职。

换句话说,刘备提前为刘禅选择人才,这样刘禅到位后,这些人自然会成为刘禅的心腹。例如,在曹魏阵营中,司马懿曾担任太子中庶子的官职。太子曹丕即位后,自然非常信任司马懿大臣。同理,后主刘禅即位后,费祎和董允都被重用。公元223年,刘禅即位后,董允和费祎同为黄门侍郎。黄门侍郎,又称黄门郎,秦朝初居,是皇帝的近侍臣,可以传达诏令,汉代以后沿用这一官职。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准备北伐曹魏,驻汉中。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的名字,希望刘禅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其中,对于董允来说,诸葛亮担心后主刘禅还年轻,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他还认为董允是诚实的,有明确的是非,所以他想任命他处理宫殿里的事务。在此基础上,后主刘禅于是将董允封为侍中,兼领虎贲中郎将,统领宫中宿卫亲兵。

对董允来说,掌管皇宫的禁军,自然可以称之为后主刘禅的心腹。而且,董允性格刚正不阿,往往敢于纠正刘禅的不当行为。例如,刘禅经常想选择民间美女来丰富后宫。董允建议刘禅不要建立太多的后妃。他认为:“古代的后妃只有12个,但现在的后妃已经有了,不应该增益。“在这方面,在我看来,虽然董云没有直接参与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战斗,但在后方的协助和约束后,董云显然帮助诸葛亮北伐,也就是说,诸葛亮避免了他的担忧。

[img]290945[/img]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魏延与杨仪发生争执,指控对方谋反。董允和蒋婉都信任杨仪,质疑魏延的行动。后来,尚书命令蒋婉担任益州刺史,他上书刘禅,希望能给费祎、董允爵位、食邑等方面的奖励。然而,董允总是拒绝受到蜀朝廷的赏赐。诸葛亮去世后,后主刘禅宠爱宦官黄皓,而对黄皓来说,也依靠后主刘禅的宠信,想干预朝廷事务。

对此,董允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他常常对刘禅进行劝诫,多次指责黄皓;黄皓非常害怕董允,总是不敢作恶。换句话说,董允生前几乎一直压制宦官黄皓,使他无法干预朝廷事务。但在董允去世后,蜀汉朝廷几乎没有人能压制黄皓。尤其是蜀汉后期,掌握兵权的将军姜维更怕黄皓,只能跑到叠中避祸。因此,在我看来,虽然是蜀汉四相中最低调的,但董允在蜀汉朝廷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和忽视。

@ 延熙六年(243年),董允被后主刘禅授予辅国将军。延熙七年(244年),大司马蒋琏病重,无法处理朝廷事务。在此基础上,朝廷任命尚书令费祎为将军执掌蜀汉朝政。董允以服务员的身份担任命令,成为将军费祎的助手,即当时的蜀汉政府基本上由费祎和董允执掌。至于姜伟等将军,他们主要负责与曹魏作战。在我看来,董允当时的地位相当于副丞相的职位。但遗憾的是,董允在尚书令官职上没有任职多久,延熙九年(246年),董允病逝。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董允有匡主护国的功绩。他死后,陈志和黄浩接替了董允的侍中,这导致黄浩逐渐控制政府,最终导致蜀汉灭亡。

[img]290946[/img]

@ 董允去世后,蜀汉人追忆董允。《三国志》作者陈寿曾评论道:“秉心公亮,董允匡主,义形于色,都是蜀臣之良。诸葛亮还在《出师表》中提到了董允等人,即:“侍中、侍郎郭游之、费祎、董允等。,这些都是诚实、忠诚的,都是以先帝简拔为遗陛下。愚以为宫中的事,事无大小,所以咨之,然后实施,一定会有所帮助,有所好处


为什么董允让刘禅如此信任他?他做了什么?为什么董允让刘禅如此信任他?他做了什么?

,,,,,,

  • 凌统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顶梁柱偏将军凌统生活
  • 凌统(189-237,一说217),吴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名气少,为人有国士之风,在多次战役中表...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