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瑞,历史上最弱的开国皇帝,下面就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古代皇帝,我们脑海中会有一种印象,那就是皇帝是一个高人一等的人。他们说的就是下不了命令的人。否则,他们会当场被刺死,甚至杀死九个家庭。虽然皇帝在我们心目中威严很高,但他们生来就是一个普通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他们说他们每次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严。在别人面前树立这样一张严肃的脸。然而,司马睿与普通皇帝不同。他是司马懿的曾孙和东晋的开国皇帝。他的家庭也很强大。
[img]289298[/img]
司马睿太无能了。幸运的是,他得到了王导的支持。
虽然皇帝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个有威严的人,但司马瑞是一个极其弱势的皇帝。司马睿的父亲是晋朝宗室大臣司马圣。15岁时,司马睿失去了父亲,成为第三代琅琊王。那一年,司马睿住在洛阳。在洛阳生活期间,他遇到了王导,他出生在魏晋一个著名的家庭,王导是西晋末年重臣王衍的弟弟。当时,王导也是一个有观察能力的人。他预感到世界将迎来一场战争,于是赶紧劝说司马瑞,让他尽快回到封国,做好准备,等待战争的到来。正是这一良好的建议,使王导成为司马睿非常重视的谋臣。
西晋时期,晋武帝司马炎去世,所以惠帝司马忠位于皇帝的位置。然而,司马忠是一个非常迟钝的人,根本无法掌握整体情况。最后,贾南风皇后也是一个放荡的女人。皇帝无法掌握整体情况,所以他大肆寻找男性宠物。后来,为了获得权利,外戚杨军被杀,导致八王之乱。懦弱的司马睿看着皇室宗亲被杀,却没有及时站起来,也没有表现出自己的立场。正是因为他是一个普通的儿子,他的父亲是一个无能的人,司马瑞不想说话,所以他不得不躲在角落里观察眼前的一切,看着战争发起。直到公元304年,八王之乱进入高潮阶段,司马忠被架起来,抵达叶城,于是将皇帝司马英带到洛阳。
[img]289299[/img]
然而,后来以司马越为代表的人物对这种行为感到不满。于是他带领军队对叶城进行了讨伐,但司马越最终失败了,双手空空地回到了东海,司马瑞也遭到了牵连,与惠帝一起被抢进了叶城。然而,我终于及时逃跑了。东海王司马越掌权后,司马瑞完成了任务,带领王导等人南下建业。到达当地后,许多人为了避免战争而渡过江南。但是刚到这里的时候,当地人根本看不到司马睿,所以后者很失落。看到现在的情节,王导及时给予帮助,与王敦兄弟主动拜访当地大族,争取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随后,在三月初三的民间集会上,许多名人为了衬托他的高贵地位,毕恭毕敬地站在司马睿身后。短短时间内,司马睿按照王导的建议做了一些事情,很快就得到了江南各大家庭的支持,南迁的北方氏族也纷纷效仿。王导一直是一个深受赏识的谋臣,甚至称司马瑞为仲父。王敦率领兵队征服上游,但琅琊王室却在高官序列中战斗。后来,于氏的崛起受到了打击。
司马越想再次起兵救出惠帝,司马瑞给予了帮助
305年,司马越过军队,想再次救出惠帝,于是他和司马瑞互相帮助。司马瑞的原则是懦弱。他不敢轻易拒绝,所以他成为了平东将军,留在下叶。与此同时,王导也成为了一名重要的大臣。307年,永嘉南渡王导占据重要基地,王敦征求上游帮助司马瑞。
[img]289300[/img]
311年,司马越病入膏肓,最终去世。晋怀皇帝司马炽被匈奴俘虏,很快在洛阳被杀。313年,司马睿的侄子司马懿在长安称帝。作为皇叔,司马睿也深受赏识,并让司马睿带领军队作为主力和昆等人攻打平阳。然而,没有人认为一向懦弱的司马睿听了江左氏族的劝说,最终反抗了他的旨意。
公元316年,匈奴皇帝刘聪派将军包围长安,司马叶不得不出城投降。因此,西晋灭亡。第二年,司马瑞宣布改元建武自称晋王。东晋成立后,180多名大臣相继劝说,但司马瑞拒绝了。显然,他仍然不敢冒着世界的风险,自称是皇帝。318年,司马懿去世的消息传遍江东司马瑞,将年号改为太兴。
司马睿血统疏远,没有获得良好的声誉,却成了皇帝
事实上,司马睿的血统疏远,声誉不足,本身就没有野性,还是个懦弱的人。也许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成为皇帝。然而,他知道,他不是凭借自己的威严,也没有西晋皇室的身份,而是成为当时汉族政权的象征。只有在这个旗帜下,北方大族才能在江南站稳脚跟。另外,如果没有琅琊王的帮助。司马睿不会命令王导为宰相,也不会执政朝政。没有王导的及时帮助,就没有司马睿称帝的那一天。事实上,对后世史家来说,司马睿身上还有一个更让人好奇的地方,那就是生活经历一直备受争议。事实上,司马圣封孙后,王妃夏侯氏与王府的牛钦私通,后来才有了儿子司马睿。然而,几千年后,我们仍然不知道司马睿是谁的孩子。
[img]289301[/img]
虽然司马瑞在我们每个人的印象中总是一个懦弱、没有声誉、不敢与他人竞争的人。但事实上,他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一个低调的人,知道如何排队。长期以来,他一直能够在混乱的情况下找到自己的出路。
司马睿是如何成为皇帝的?血统更具争议,千年来一直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