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北宋灾民买不起大米。范仲淹下令涨价的目的是什么?

范仲淹在漫长的历史中可以说是非常有名的,那么你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范仲淹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祖先是唐高宗时期的首相范履冰。当时,他被称为“良相”。范隋高祖是唐伊宗时期的丽水县城。唐朝灭亡后,范仲淹的曾祖、祖父和父亲为吴越效力。吴越王回到宋朝后,他的父亲范勇也跟随宋朝担任武宁军节书记。

北宋春华的第一年,他的父亲范勇去世了,范仲淹只有两岁。为了养活年幼的儿子,母亲不得不带他再婚朱文翰。范仲淹随父亲姓朱,改为朱说(音同“悦”)。

范仲淹从小就喜欢读书。他决心将来为国家服务。22岁时,他知道自己的家庭背景,感到悲伤,于是毅然辞去母亲,到天府学习。

大中祥符八年后,范仲淹以“朱说”的名义,考上进士,授予广德军司令参军。虽然只是九品芝麻官,但范仲淹知道一切都不能一步登天。此外,该职位负责监狱和案件事务。他认为为为人民请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这时,范仲淹已经有了朝廷的工资,所以他带着母亲去抚养她。由于他在任职期间诚实诚实,他很快被提升为文林郎和集庆军节推特,朝廷特别允许他恢复范仲淹的名字。

[img]286169[/img]

在皇佑元年,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杭州知州。谁知道他杭州的第二年,他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大灾荒。有一段时间,他饿得满地都是。在这种情况下,杭州的大米价格继续上涨,已经达到了120元的地步,受害者根本买不起。

此时此刻,作为杭州知州的范仲淹,自然要为人民解决生存问题。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范仲淹下令继续提高价格。更奇怪的是,灾民们一再称赞他是个好官。怎么了

在范仲淹的命令下,原本120文的米涨到了150文。很快,这个消息传到了首都,朝鲜大臣弹劾他,不顾灾民的死亡。然而,范仲淹并没有受到这些人的影响,而是继续他的涨价命令。

[img]286170[/img]

事实证明,范仲淹这样做是为了利用商人追求利润的特点。在提高了杭州的大米价格后,商人们认为这里有利可图,所以他们把大米送到杭州,希望在这里赚很多钱。随着时间的推移,杭州的大米越来越多,并逐渐达到饱和状态。此时,范仲淹再次下令开仓放粮。一方面,人们可以得到大米,另一方面,商人的大米不能出售。

商人的米卖不出去,只能降价,杭州的米价会慢慢恢复到正常水平。米价一低,即使放粮后,受害者也买得起米。此举结束后,人们称赞范仲淹是个好官。

皇佑四年后,范仲淹调到颍州。他带病去上任。结果,他在徐州去世,享年64岁。范仲淹一生忧国忧民。虽然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但他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了“先忧天下,后乐天下”。

他死后,宋仁宗为自己的亲书《褒贤之碑》追赠他为兵部尚书。后来,他给了太师、中书令和尚书令,并追封了楚国公,并称之为“文正”。值得一提的是,“文正”是古代文官的梦想,统治者不会轻易给这个号码。历史上获得这个号码的人,大多是文人和后人崇拜的人。世界也称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北宋灾民买不起大米。范仲淹下令涨价的目的是什么?北宋灾民买不起大米。范仲淹下令涨价的目的是什么?

,,,,,,,,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是靖康之耻的导火线
  • 在宋徽宗赵霁的“朋友群”中,除了王福,还有一位著名的“浪子宰相”。“浪子宰相”虽然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但他真的是当代宰相,...

  • 北宋寇准背靴是什么典故?寇准有哪些方面作为
  •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历史记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

  • 仁义高于命:北宋历史上忠臣陈求道的壮丽生活
  • 宋代官员陈求道。字得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咸宁人进士。北宋时期,永安镇西河桥畔迁来一户官宦家庭。主人是陈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