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于成龙被称为廉官?于成龙真的诚实吗?

说到于成龙,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人。他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廉洁的官员,并由相关电视剧制作。这个人真的很强大,所以有些人不得不问,这是多么诚实才能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他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诚实的人是真是假?那么,真正的余成龙在历史上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分析和揭示这些问题!

[img]281506[/img]

央视热播后,很多人问,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其实历史上真的有这样的人物。想告诉你历史上真正的于成龙!

余成龙是众生中的一员,与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有些硬件条件可能不如我们。

失败的复读生智商平平。于成龙是明朝御史上于坦的后代,但他的家庭早已中落。虽然志向高远,但考试不及格,20多年过不了科举。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23岁的余成龙在太原参加乡试,结果路过。他只获得了副榜贡生,也就是说,失败的学生有很好的基础,可以免费去国家监督管理局复读。

明亡清兴不久,又耽搁了几年。清朝恢复科举后,于成龙又考了好几次,还是考不上。在他的一生中,他的最高学历仍然是失败的复读生。后来当了大官,在一些重要场合,礼仪规定必须注明职务水平和学历。这个规定对他来说无异于羞辱,相当于用品牌告诉大家:我不仅学历低,还有“伪”学历。局势稳定后,官场人普遍受过高等教育,受过低等教育。当然,当事人自卑。

然而,成龙很幸运地遇到了不止一位好领导人。在清朝官场腐败的情况下,这是他莫大的幸运。他遇到的金光祖、张朝珍等几位开明领导,都能认识人,举贤任能。他们非常喜欢卓尔不群的于成龙。他们在顺境中大力支持,在逆境中全力保护,最终使成龙克服困难,一步步成功。

在清代官场,余成龙本人的工作条件很差,至少有三个缺陷。

首先,学历很低。以明代低微副榜贡生的资格,改朝后的清朝当官根本比不上别人的状元和第一学霸。自然,没有多少人能看得起他们。二是年龄太大,于成龙任罗城县令时,已经45岁了。这是一个即将步入老年,对仕途非常不利的年龄,严重制约了未来的发展空间。同一位清代官员,年羹尧31岁时是四川巡抚,蒋益礼34岁时是广东巡抚,马齐35岁时是山西巡抚。典型的官二代岳(其父是陕甘总督岳钟琪),26岁时担任山东巡抚。与他们相比,45岁才担任县令的于成龙,堪称叔叔一代,毫无竞争力。三是没有靠山。出生在吕梁方山县的偏远山区,既不是皇室亲戚,也不是富商。社会关系简单,不能和达官贵人打架。这样,没有特殊的道德和贵人的支持,就不可能在清朝官场有所作为。

幸运的是,于成龙不仅有着独特的诚信表现,还遇到了几位好领导。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好领导”是相对的,主要是指对成龙的关心和爱。

[img]281507[/img]

为什么于成龙这么成功?

主观上,与人民紧密相拥。余成龙读了很多书,加上祖先的影响。儒家倡导的“民本”思想和“为生民立命”的价值取向是他人生的基本信念。明末的腐败和明末清初的战争,使他对人民的苦难有着深深的同情,增强了他的使命感。就这样,当有人劝他不要去罗城找死的时候,暗示他副榜贡生前途有限,不值得努力。他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解释了别人的问题:科举制发明前没人做大事吗?我去罗城不求富贵温饱,只求“天理良心”,老百姓活得更好。

他卖掉了房产,凑齐了路费,毅然上任。“爱人就像家人的父子”,宁愿吃糠咽菜,也不愿带他们一个人。深入虎穴卧底,与土匪称兄道弟,然后从快乐中埋葬土匪首领。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迅速恢复秩序,人民安居乐业——俗话说“问渠得这么清楚,为有源头的生活用水”。

康熙皇帝称他为“世界上第一个廉洁官员”。到目前为止,人们仍然把他等同于“清洁官员”。事实上,这并不全面。余成龙不仅诚实自爱,而且有很大的成就和善于行动。他的政治目标始终是保护土壤和人民,代表和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人民性格清晰。因此,余成龙的“投票率”自然高于曾国藩和左宗棠。

客观地说,于成龙赶上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1661年(顺治18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时间节点。今年,康熙皇帝登基,中国古代文明的黄金时代开始了。同样,今年,老书生于成龙成为罗城县长,幸运地赶上了《泰晤士报》的特快列车。

“察官安民”这个词是康熙皇帝的执政理念,指向时弊,顺应民心,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成龙等雄心勃勃的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康熙皇帝多次说“我把一切都放在人民身上”。余成龙没有理由不忠于这样的君主。他的忠诚不是口头上写的,而是体现在保土安民的实际行动上,甚至愿意付出生命。

[img]281508[/img]

他的忠诚也体现在思想开放,不理解意图,只要对国家有益的事情大胆做。在两江总督的任命下,于成龙要求皇帝提拔与他同名同姓的爱情将军,并比成龙更诚实、更有前途。康熙皇帝支持公众讨论,最终小于成龙,成为著名的大臣,做出了很多贡献。如果没有野心的一致性和心灵的默契,这样的故事就不可能发生了。

于成龙去世后,康熙帝还向人们询问了他的事迹,并感慨地说:“居官如成龙,能有多少耶?“事实上,经过一个甲子的努力,康熙的清官队伍非常壮观。除了成龙,还有张伯行、范承勋、格尔古德、赵申乔、彭鹏等。名单很长。没有这样的名单,就没有康乾盛世;没有康熙这样雄心勃勃的优秀政治家,就没有这样的名单,两者是因果关系。


为什么于成龙被称为廉官?于成龙真的诚实吗?为什么于成龙被称为廉政?于成龙真的诚实吗?

,,,,,,

  • 廉政模范孙谦:历代廉政中寿命最高的人居无其屋
  • 花香而美,官廉而贵。 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名叫裴昭明的官员,担任始安(今桂林)太守,后来三年任满,回京报职,拜见皇帝。当...

  • 于成龙做过哪些官职 于成龙为何被称为[于青菜]
  • 于成龙字北溟,清朝顺治年间的一位著名官员,生卒年为1617年9月——1684年5月,清朝时期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

  • 东汉廉政第五伦:当了三公高官,却自己锄草养马
  • 第五伦(未知生卒年),字伯鱼。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时期的大臣。他的祖先是战国时期齐国的田氏。田氏在西汉初迁徙到...

  • 清官离职是一面镜子:只有离职仍然清廉如水,清官才是清官
  • “当你来的时候,你会感到沮丧,当你去的时候,你会失去官方资金和人民资金。只有江山不能移,临行写在画中。”。这首打油诗生...

  • 周遇吉:守卫宁武关为明朝最后战死的武将
  • 1644年1月3日,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率领50万军队北征。3月19日,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大明朝灭亡。但谁也没想到...

  • 于成龙又出现了一个墓志铭:可调查内容超过1400字
  • 经过成龙文化研究学者吴有平的精心研究,确认县峪口镇横泉村出土的另一块石刻是成龙除熊赐履墓志外的另一块墓志铭,进一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