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历史上著名的常败将军?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如果你是认真的,你会输的。”这是目前网络上的热门词汇。意思是对待某件事不要太认真,这也是对生活态度的警示。如果一个将军认真打败了这场战争,不仅会影响他的生活态度,还会失去国家运动和声誉。历史上有很多常败将军。今天,他们被拉出来为读者吃饭。
一、李广利
[img]280992[/img]
凭借李太太的裙带关系,李广利赢得了汉武帝的信任,成为他统治后期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他们也是西汉亲戚出身的将军,但李广利的个人能力与卫青相去甚远。
他带领军队第一次出征大湾时,不顾士兵们的疲惫,急忙赶到路上。当他进攻郁成城时,他失败了,军队损失了九分之九。李广利第二次出征大湾时,率领6万名士兵出征。虽然他强迫大湾下降,但总体损失了六分之五。只有几十匹好马可以获得战利品,其余的都是中等马和低等马。
后来,他带领军队与匈奴作战。3万汉军损失了一半以上,李广利终于脱离了危险。第二次,他带领20多万骑兵与匈奴作战,但被10万匈奴士兵打败,不得不撤退。第三次,他又去了。最后,在他的领导下,7万汉军被摧毁,李广利自己也向匈奴投降。
二、范文虎
[img]280993[/img]
范文虎是南宋叛徒的女婿,拥有数万名士兵,但他的能力不值得黄州武定军队统一这样的职位。当时,朝廷派他去救被蒙古人包围的襄阳。当他到达时,他被蒙古人的大炮吓坏了,直接离开了士兵,导致成千上万的宋军被摧毁。
两年后,也许蒙古大炮带来的阴影得到了缓解。这时,范文虎不知道自信从何而来,甚至吹嘘自己可以独自与元军作战。结果,当他再次去襄阳时,范文虎在不利的情况下再次逃跑。
两个月后,范文虎带领10万宋军与蒙古著名将军阿术作战。同样,在被对方击败后,范文虎选择逃跑,为敌人留下了数百艘战舰和数万宋军的战利品。在襄阳失利后,范文虎只受到了降级的惩罚。后来,在元军的压力下,范文虎毅然选择成为叛徒。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非常喜欢范文虎,所以他派他带领10万人进攻日本。范文虎既不敢进攻,也不能守卫,结果可想而知。最后,成千上万的军队成为了日本人的俘虏,范文虎再次侥幸逃脱。更出乎意料的是,这样的人,最终以尚书总理的身份死在家里。
三、还要先贴木儿
[img]280994[/img]
元朝末年,当地起义军崛起时,元顺皇帝派他去平叛。这也是第一个帖子木儿,他是他的兄弟。起初,起义军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这让第一个帖子木儿有点自满。但起义军并不是素食主义者,在夜间袭击中杀死了一名将军,结果他吓得直接撤退了几十英里。
看到最初的成功在一夜之间白费了,他决定孤注一掷,把最后30万军队交给弟弟,告诉他这场战斗只能赢不能输。我也先把木儿贴出来,知道事情的重要性,接手后不敢轻易出兵。不仅如此,他还整天在军队里祭祀,希望得到神的祝福。
起义军也不知道元军在做什么,只是偷袭了一次探风,没想到也先贴木儿吓得骑上马就跑了。军队一时无首,手下的士兵也开始四处奔跑,甚至自相残杀。三十万大军,只剩下一万左右,脱脱和还先贴木儿兄弟俩,最后还客死异乡。
四、李景隆
[img]280995[/img]
李景隆的父亲,但著名的曹国公李文忠,不仅是朱元璋的亲外侄,也是他的养子。他说李景隆的起跑线很高,后来继承了他父亲曹国公的头衔。不幸的是,他没有继承他父亲勇敢和善于战斗的基因,并打破了他的好牌。
燕王朱迪发动靖难战役后,建文帝首先派耿炳文阻击。后来,耿炳文输了。建文帝听了黄子澄的话,让李景龙代替他。当时,朱迪带领次子朱高旭在前线作战,而李景龙带领军队直接捣毁了他的巢穴北平。燕王世子朱高炽留在北平。
朱高炽自己的军事能力不是特别强,但很难用数万兵力守卫城市,阻止李景隆率领的50万军队。一开始,明军占上风,都督翟能即将突破张掖门。谁知道呢,李景隆害怕他抓住了自己的功劳,甚至强迫他收集军队。
李景龙的小心眼为朱迪回城救援争取了时间。后来,朱迪率领主力赶到,李景龙的军队丢了盔甲,连夜撤退。回来后,大臣们要求追究李景龙的责任。就连当初推荐他的黄子成也深感遗憾。但建文帝不仅没有责怪李景龙,而且第二年还派他出去。
这一次,李景隆率领60万军队在白沟河与燕军作战。战争非常激烈,但李景隆在关键时刻离开了军队,南逃回了北京,但整个军队都被摧毁了。即便如此,建文帝还是给了李景隆一个保卫金川门的机会。
但这一次,李景隆没有给建文帝机会。他直接打开金川门,欢迎朱迪进城。由此可见,恐怕没有人相信李景隆不是朱迪的卧底。对于像李景隆这样的人来说,朱迪非常鄙视他。登基后,朱迪首先奖励了他,但一年后,李景隆被清算。
历史上有多少著名的常败将军?分别是谁?